这次关税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被中国的“稀土牌”卡得哇哇乱叫,而且“一卡脖子就翻白眼,一松手就吹牛逼”。
网络上,我看不少吹牛逼的家伙说稀土技术没有什么壁垒,美国很容易就能突破中国的“卡脖子”技术,因为这一次华盛顿已经认真了。
这话说得我无语,莫非过去15年他们没有认真?
说实话,前些天我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多次阐述美国突破中国稀土“卡脖子”比中国突破美国芯片“卡脖子”难度大得多的原因,而且极有可能无法突破,个中原因这里就不再赘述。
当然,遇到网络上那些装睡的人,跟他们耐心解释也是没有用的。
从2010年中国用稀土卡日本脖子开始,美国就在为摆脱中国稀土产业链进行不懈的努力,结果15年过去依然是涛声依旧。
我不知道,怎么还有人相信美国能在短短几年内就突然雄起,一举打破中国稀土“卡脖子”技术的封锁。要知道,美国现在缺的绝不是稀土技术,而是全套的工业化环境、文化、制度等。
突破中国稀土“卡脖子”技术,美国到底缺些什么?我不妨先给大家讲一段苏联解体后的故事。
1993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总司令格罗莫夫在时任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视察黑海造船厂,两国高官问厂长马卡洛夫想续建航母项目需要什么帮助,马卡洛夫当时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如果要让航母完工,我们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9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的通力合作,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他。”“然而,现在这个伟大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了。”
虽然美国没有像苏联那样解体,依然是名义上的世界最强超级大国,但这个超级大国的底子早就被腐蚀掉了,重新工业化需要的东西全都丢失。当年黑海造船厂老厂长马卡洛夫的话,套用到现在的美国身上,一点也不违和。我不妨改造一下,大家看对不对——
美国重建稀土产业链,需要“工业立国的国家体制、实业强国的集体共识,需要像中国那样拥有一个覆盖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工业体系的强大工业体系,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实现他。”“然而,这个国家已被过度的金融化腐蚀得面目全非。”
一个连平价电力、平价网络都搞不定的美国,怎么实现再工业化?怎么再造高能耗、高技术、低收益的稀土产业链?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美国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到过去那个充满着工业时代奋斗精神的美国了,这注定他们没有办法突破稀土“卡脖子”技术,找回丢失的工业化美国。
美国的教训,务必被我们牢牢吸取。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