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 85-51 轻取新西兰的比赛,本该是一场值得庆祝的胜利 ——34 分的分差、12 人全部得分、小组头名晋级四强,每一项数据都透着强势。但赛后球迷讨论的焦点,却集中在一个刺眼的数字上:翟若云、罗欣棫两大锋线投手,合计三分球 10 投仅 1 中,这样的外线准星,真要碰上澳大利亚队恐怕凶多吉少。
对阵新西兰的比赛,女篮的进攻端呈现 “冰火两重天”:内线靠着韩旭、李月汝的身高优势予取予求,禁区得分 52-18 碾压对手;但外线却持续 “断电”,尤其是两个核心投手的表现堪称灾难。
罗欣棫此役被球迷戏称为 “寒冰射手”——6 次三分出手全部偏出,全场 8 分里有 4 分来自罚球,连平时稳定的中距离跳投也频频打铁。第三节她在左侧 45 度获得空位机会,接球投篮却直接偏出篮筐,场边替补席的队友都忍不住替她惋惜。作为上赛季 WCBA 三分命中率排名前五的球员,这样的表现显然不在正常状态。
另一位主力锋线翟若云也好不到哪去,4 次三分出手仅命中 1 球,其中两次还是无人防守的转换进攻机会。第四节最后 3 分钟,她在底角接到李缘传球,面对空篮却把球投偏,场边教练郑薇无奈地摇了摇头。两人合计 10 投 1 中的三分数据,让球队 29% 的整体命中率显得格外 “虚高”。
平心而论,对阵新西兰这样的弱旅,外线失准还能靠内线优势弥补,但接下来的对手可不是软柿子。根据赛程,女篮极有可能在决赛遭遇澳大利亚队,这支世界排名第二的劲旅,恰恰是外线火力最猛的球队之一。
澳大利亚队本届赛事场均命中 10.2 记三分,命中率高达 38%,主力后卫坎贝奇 - 乔治娜场均能投进 3.2 个三分,锋线的爱丽丝更是有过单场 7 记三分的疯狂表现。她们不仅能自己投,还擅长通过高强度防守逼迫对手失误,进而打转换三分反击,这正是中国女篮最忌惮的打法。
更关键的是,澳大利亚的内线实力同样强劲,韩旭、李月汝很难像对阵新西兰这样轻松得分。届时如果外线投不开,女篮很可能陷入 “内外两难” 的困境:内线被包夹后分球到外线,投不进就会被打反击;若执着于内线强攻,又会消耗大量体力,陷入对手的节奏陷阱。正如球迷在评论区留言:“新西兰能让我们靠内线赢 34 分,澳大利亚可不会给这样的机会。”
其实翟若云和罗欣棫并非天生 “铁神”,本赛季她们在国内联赛都有过出色表现:翟若云曾在对阵内蒙古队时单场命中 5 记三分,罗欣棫更是有过单场投进 6 记三分的高光时刻。这次集体失准,更多是心态和节奏问题。
从比赛细节看,两人的出手节奏明显偏快 —— 罗欣棫的几次投篮都没完全起跳,翟若云则多次在身体没站稳的情况下强行出手。这背后既有对手防守干扰的因素,也有自身急于找回手感的心态失衡。赛后训练视频显示,郑薇特意让两人加练了 200 次三分投篮,重点纠正她们的出手节奏。
接下来对阵日本队的半决赛,将是她们找回状态的关键一战。日本队的防守强度介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既能提供足够的对抗压力,又不会像澳大利亚那样完全锁死外线。如果能在这场比赛中至少投出 35% 的三分命中率,对两人的信心将是极大提振。
尽管外线状态堪忧,但女篮并非没有应对之策。杨舒予本场 3 投 2 中的表现证明她能承担更多责任,这位身高 1.85 米的锋卫摇摆人,兼具速度和投篮稳定性,完全可以增加出场时间;后卫李缘本场状态回升,她的突破分球能为外线创造更多空位机会,关键在于投手能否把握住。
更重要的是,女篮的防守强度仍是最大底气 —— 本届赛事场均仅失 56 分,抢断次数排名第一。只要能靠防守限制澳大利亚的三分出手,再利用反击打快攻,即便外线命中率稍低,仍有一战之力。
距离半决赛只剩 3 天,翟若云和罗欣棫的状态回勇将是女篮冲击决赛的关键。球迷的担忧并非多余,但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 “触底反弹”。或许正是这场大胜中的 “隐患暴露”,能让球队更早警醒,在真正的决战中交出令人满意的外线答卷。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