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从6人到几万人
北京时间5月3日晚,伯克希尔哈撒韦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在美国奥马哈召开。2025年是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60周年,也是94岁“股神”巴菲特第60次全程参与股东大会,他谈及贸易、美国财政、投资、人生感悟等多个话题,大会尾声,他宣布将在年末交棒,由伯克希尔哈撒韦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接任CEO。
巴菲特开场即深情缅怀查理·芒格,称“没有查理就没有今天的伯克希尔”,他形容芒格是“建筑师”,而自己更像“总承包商”。巴菲特还放映了一个特别制作的视频回顾芒格生前在股东大会上的精彩片段,现场多次掌声致敬。
芒格是与巴菲特智慧相当的人生合伙人,他们共同缔造了伯克希尔超半个世纪年复合增长率近20%的投资奇迹。他们年轻时相识,彼此欣赏,价值观高度一致,巴菲特毫不讳言地说:没有芒格,我会比现在贫穷很多。我对他的感激无以言表。
以下摘自巴菲特亲笔作序,芒格唯一授权的传记《芒格传》(百年纪念版)
最初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出席人数很少。
巴菲特曾开玩笑说:“我们就当是开个董事会吧(实际上像是一个午餐会),让大家都来吧,凑个热闹。”
1970年的股东大会,包括巴芒在内,现场只有6-8个人,等聊完了,几个人一起去吃饭。
1985年,参加股东大会的人数是250人。
到1999年时,达到了11000多人。奥马哈的大部分人都会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周末盛会做好准备,巴菲特最喜欢的格瑞牛排店会专门订购3000磅的菲力牛排和T骨牛排,以供预计中的1500人在那里用餐。
参会人数不断增加,对此巴菲特乐见其成,他喜欢看到股东们踊跃前来,并且努力做好展示。在会上,关于公司业务的讨论实际上只有5 ~ 10 分钟,但是问答环节经常持续6 个小时,有时股东会提出多达 80 个问题。在会上,芒格通常是巴菲特的配角,扮演着毒舌的角色。
比如,在会上,曾有一位股东抱怨说再也没有像可口可乐那样具有强大特许经营权的企业,这意味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在未来的发展越来越难。芒格回答说:“你为什么会觉得遇到这样重大的机会是容易的呢?一辈子如果能抓住两三次这样的机会,就足以让你的家庭变得非常富裕。”
在芒格身上,巴菲特找到了一个可以与之分享价值观和目标的人,他可以与之进行天马行空般的交流。
这两个人最大的相似点之一是他们的幽默感,和许多美国中西部人一样,他们学会了通过开玩笑来应对不适、压力、惊讶甚至悲伤。幽默能打破紧张气氛,提供心理保护,并使他们处于支配地位。
对于巴菲特而言,芒格带来的不仅仅是志同道合的理念,还有事业上的帮助。伯克希尔-哈撒韦早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收购了蓝筹印花、喜诗糖果以及加利福尼亚的其他公司,其中大部分是由芒格和他的西海岸投资圈好友发现的。
在巴菲特与芒格这个组合中,芒格为这个组合带来了丰富的商业法律方面的观点。在他对商业世界的独立探索中,芒格对企业是如何运作的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此,巴菲特评价道:“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交易,他都能比其他任何人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分析和评估。他能在60秒内有效地指出优劣所在,他真的是一个完美的合作伙伴。”
随着他们研究和收购的零售业务以及公司越来越多,例如蓝筹印花和喜诗糖果,芒格和巴菲特一直在不断挑战自我,进入门槛更高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也在学习如何成为更有效的合作伙伴。
芒格解释说:“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应该有能力独立工作,在合作中,你或是一个主动的合作伙伴,或是一个被动的合作伙伴,或是一个双方平等的合作伙伴,这三种角色我都扮演过。了解我的人或许无法相信我在与巴菲特的合作关系中会突然成为那个居于被动位置的合作伙伴。但是你应该相信,总会有一些人在某些事情上比你做得更好,在成为领导者之前,你必须学会做一个追随者。人们应该学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你可以与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分工合作。”
有个朋友曾这么说:“他们两人非常相像,巴菲特的特长之一是说‘不’,芒格在这方面更厉害。巴菲特会将芒格当作最后的把关者,如果芒格想不出不做某事的理由,他们就会去做。”
巴菲特曾经将芒格称为“可怕的否定者”,但盖可保险投资部的负责人卢•辛普森表示这个说法可能更多的是一个玩笑。芒格并不只有消极的一面,他的思维往往超越常规、与众不同,这使他经常会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他极为专注,能够对重要的事情做出良好的判断;他会提出很多的反面意见,但最终他会和巴菲特得出方向一致的结论。
对于二人的思维趋于一致这个问题,芒格认为这并不总是一个优势。他说:“如果一台过滤器漏掉了一个错误,很可能另一台过滤器也会漏掉。”
然而,芒格和巴菲特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商业关系。尽管芒格可能固执己见、心思缜密、直截了当,但巴菲特说:“他就是那种最值得拥有的朋友。”
——“从格雷厄姆的观点中走出来需要强大的推动力,芒格就给了我那股推动力。”
芒格表示:“格雷厄姆存在盲点,他对某些企业值得支付高额溢价的事实认识不足。”
然而,对于格雷厄姆最基本的底层逻辑,芒格是赞同的,并且从一开始就将其纳入了巴芒成功方程式当中。芒格说:“以内在价值而非价格作为投资参考,我认为这种基本的价值概念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芒格对格雷厄姆提倡的“捡烟蒂”这种老旧的股票投资方法不感兴趣,他仍然保持谨慎,在购买资产时不愿意支付过高的价格。芒格说:“除非有像巴菲特这样的人亲自经营,否则我从不愿意为股票支付超过内在价值的价格。有时候基于投资对象的长期经济优势可以支付高一些的价格,但值得这样做的对象非常少。投资游戏始终是对质量和价格的综合考量,而诀窍在于获得的价值一定要超过支付的价格。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巴菲特与当初学习格雷厄姆的朋友们保持着长期联系,他认为这些人后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格雷厄姆。巴菲特说:“当时虽然他们也都算过得不错,但如今他们都成了富翁。他们没有发明联邦快递或其他什么东西,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前进而已。格雷厄姆将一切都写在了书上,就是这么简单。”
尽管巴菲特对格雷厄姆的思想依然尊重,但芒格帮他拓展了自己的投资方法,跨出了重大的一步。
当芒格遇到巴菲特时,他已经对好企业和坏企业之间的差距形成坚定的观点。他担任过万国收割机公司经销商的董事,目睹了修复本质上平庸的企业的困难;作为洛杉矶人,他也见证了《洛杉矶时报》的辉煌;他也不受所谓“便宜货”桎梏的影响。因此,在多年与巴菲特的交流中,他不断强调优秀企业的价值。
1972年,伯克希尔-哈撒韦控股的蓝筹印花以相当于3倍账面价值的价格收购了喜诗糖果,巴菲特投资好企业的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巴菲特说:“购买便宜货是格雷厄姆教给我的投资方法,但芒格帮我开拓了新思路。这是芒格对我真正的影响,让我从格雷厄姆的狭隘观点中走出来。继续前进需要一种强大的推动力,芒格就是那股思维的推动力,他拓宽了我的视野。”
巴菲特表示,他在许多事情上逐渐接受了芒格的观点。他说:“我是逐渐进化,并没有以一种完美平稳的方式从猿类进化成人类,或者从人类退化成猿类。”
此外,巴菲特还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只听格雷厄姆的话,今天的身价肯定会低很多。”
通过工作,芒格逐渐积累起一些资金,于是开始了股票投资。他常常会和朋友、客户一起去寻找商机,其中一些经历也很曲折,就像是学习研究生的课程一样。
他为一家小型变压器公司提供过一些法律服务,该公司位于帕萨迪纳。由于与客户相处得不错,芒格希望有机会再次合作。一天早上,在开车去工作的路上经过该公司时,芒格觉得自己太过委婉,不应该总是等客户找上门来,而是应该亲自登门拜访。于是,他在路上掉头回去,找到公司老板聊了一会儿。后来,他果然得到了更多的业务。再后来,他还获得了这家公司的一些股权,用于投资的钱还是借来的。
在投资方面,这家变压器公司的老板就是芒格的第一个正式合伙人,名叫埃德•霍斯金斯,他现在已经90多岁,住在加州中部一个小城中带有高尔夫球场的社区。
“他是个很棒的人,创建了这家变压器公司。后来,他与公司的风险投资人产生了分歧,他们想要换掉他。于是他找到我,我们达成了一项协议,让他买断对方持有的股份,并为此大量借款。这是一项我们早期进行的杠杆收购,是一个用非法律的方案去解决看起来像是个法律问题的案例。”
该公司主要从事定制生产,专门为军用火箭等军工设计制造高度专业化的变压器。由于当时正值朝鲜战争,南加州有大量的军工制造厂。尽管战争带来了机遇,但该公司却饱受困扰。其中关键岗位的一名年轻高管患上了绝症,他的合作伙伴在他慢慢离世期间挑起了他的经济重担。
然而,该公司必须迅速扩大规模以偿还杠杆收购所带来的债务。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也发现了战时机遇,也在迅速扩张。很快就出现了很多的厂家,同业竞争使得商业环境变得糟糕,这也是芒格在离婚时承受很大经济压力的原因之一。共同的压力使霍斯金斯和芒格成为好朋友。
芒格回忆道:“霍斯金斯一周会工作90个小时,在早期,每一款变压器都是他设计的。我无法描述我们的关系有多好,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我们遇到了让他头发掉光的麻烦,苦苦地挣扎。最严重的麻烦来自收购了威廉•米勒仪器公司,那是个糟糕的主意。那家公司生产复杂的阴极射线记录示波器,那项业务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
最终,等到产品终于可以销售了,两人卖掉了那家公司,一切来得正是时候。随着更先进的磁带技术的出现,原有技术很快就被淘汰了。
芒格说道:“最后,我们留下的只有变压器业务,战争结束后这不是一门好生意,我们在财务上也感到紧张。在财务总监哈里•博特尔的帮助下,最终通过甩掉那些令我们赔钱的客户,并缩减公司规模来挽回局面。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存在很多压力,我们几乎一无所有。最终,公司起死回生,但谈不上出色。不过,我们最终还是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投资回报。”
在参与这家变压器公司的那几年,芒格开始了自己的商业之旅,并于1960年和1961年渐渐退出这项投资。
这段经历对他是有影响的,后来他再也没有回到所谓的技术行业中去,他说:“我已经尝试过一次,发现它有很多的问题。就像马克•吐温笔下的猫一样,有了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后,我再也不会坐在滚烫的炉子上,哪怕炉子是冷的,我也不会坐上去。”
芒格用从他爷爷那里学到的原则来指导生活。第一个原则是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并全力以赴,相信这是成功建立业务的最有效方式。第二个原则是量入为出,在收入的范围内节俭地生活,并储备一笔可投资的现金,以便未来创造更多的财富。他非常重感情,同时又具有强大的心理控制力,这是一种独特的情绪性格组合。
本文摘编自美国著名的财经记者和畅销书作家珍妮特•洛尔所著《芒格传》,《芒格传》重现了芒格从律师成长为具有深刻洞见的投资家的人生经历,全面展现了芒格的投资和人生智慧,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全面提升思维决策水平的必读读物。
【美】珍妮特•洛尔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5年5月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