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琳参加新综艺。
因和儿子发生争执而痛哭。
有人说她太偏执。
也有人说她太可怜。
其实,54岁王琳痛哭,真相很残忍。
近日,《当家姐姐》开播。
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王琳。
54岁的她,不再是镜头前优雅自信的样子。
而是常常一个人待着。
一个人跳舞、跟小狗说话、数着日子等每周四儿子打来的电话。
终于,她忍不住拨通了电话。
她对儿子王诺说:
“节目里别人都有家人陪,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
电话那头,儿子王诺却因私密对话曝光,有些排斥她录节目。
王琳情绪一下子崩溃了,哭着质问:
“你是不是觉得,你是我儿子你是可耻的?”
儿子只是冷淡地说:“这样拍很奇怪。”
然后挂断了。
看着黑掉的屏幕,王琳失声痛哭。
观察室里,其他嘉宾也沉默了,眼眶发红。
这一幕,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父母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常常被孤独包围。
有人说王琳太偏执,控制欲太强。
也有人说她太可怜。
但54岁王琳痛哭,真相很残忍。
王琳的感情路并不顺利。
她经历过两段婚姻。
第一段婚姻在她26岁。
对方是位香港富商,比她大16岁。
婚后,对方要求她放弃演戏。
“起初我试着当富太太,但演戏的念头最终毁了婚姻。”
王琳曾在节目里自嘲“水性杨花”。
这段婚姻只维持了几年就结束了。
第二段婚姻,她生下了儿子王诺。
可惜,这段婚姻在王诺6岁时也走到了尽头。
离婚对王琳打击非常大。
她曾回忆说,那时感觉“天都塌了”。
整整三年不敢关灯睡觉,害怕黑暗,更害怕心里的空洞。
她没有真正走出离婚的阴影,也没有放下过去的伤痛。
她只是把所有的爱、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情感,都转移到了儿子身上。
儿子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光。
离婚后,她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儿子身上。
为了陪儿子读书,她甚至追到国外,租房子住在他学校附近。
儿子就是她全部的精神支柱。
当儿子长大,搬出去住的那天晚上,王琳一个人哭到天亮。
长期的孤独和失眠,甚至让她的身体垮掉,得了肺炎住进医院。
王琳现在看起来坚强独立。
但这份独立,某种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
1970年,她出生在上海。
因为父母工作太忙,她一出生就被送到外公外婆家抚养。
直到7岁才回到父母身边。
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让她对爱和安全感特别渴望,但也容易感到不安。
这种童年的经历,深深影响了她。
她渴望亲密关系,但又害怕失去。
父亲后来为了弥补她,非常支持她的梦想,送她去国外学表演。
这种补偿心理,也延续到了她对儿子的态度上。
她想把自己童年缺失的爱,加倍地给儿子。
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在情感上完全依赖他。
结果,这种过度的爱和保护,有时反而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和控制欲。
她给儿子取名王诺。
就像把自己的人生承诺都押在了孩子身上。
却忘了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很多人认识王琳,是因为《情深深雨濛濛》里的雪姨。
那个角色又凶又厉害,骂人特别狠。
但现实中的王琳,和雪姨完全不一样。
她其实很优秀。
作为单亲妈妈,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
作为演员,演过很多不同的角色;
作为54岁的女性,敢上真人秀展示真实生活。
但这些光鲜的背后,藏着一个脆弱的王琳。
她把儿子成了唯一的精神支柱。
儿子觉得被束缚,她自己也失去了自我。
如今,儿子长大了,飞得更远了。
王琳的家,只剩下她和宠物狗作伴。
儿子去国外读书,空间的距离似乎也拉远了心的距离。
“离婚时感觉天塌了,三年不敢关灯睡觉。”
那盏不敢关的灯,照亮的不仅是黑夜。
更是一个女人在母亲这个角色里,丢失的自己。
女到中年,放过孩子,就是放过自己。
放下对孩子的过度期待和依赖,放下孩子就是一切的执念。
其实也是放过困在母亲角色里多年的自己。
孩子不是救生圈,他们终将游向自己的大海。
学会放手,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找回那个被遗忘的自己。
只有妈妈先活出自己的人生,拥有自己的世界。
那份母爱才能更健康、更长久地滋养孩子,也滋养自己。
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爱自己。
然后以更完整、更独立的样子去爱他。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