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顶刊“破双”,清华、哈工大、中大最新成果在nature发表

7月9日,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线上论文更新。本周共上线研究论文26篇。以论文第一单位国别统计,中国发表7篇,美国11篇,英国、丹麦、德国各2篇,比利时和荷兰各1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农业科学院、隆基绿能公司以第一单位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5年以第一单位发表的第10篇CNS顶刊成果。

封面:中国嫦娥六号带回的28 亿年前的玄武岩样本,中国科学家揭示了月球的背面的起源和进化谜团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使用双极膜合成氘化酸和碱》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双极膜重水解离实现氘代酸碱的低成本制造。

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使用强腐蚀性试剂或重金属催化剂,排放趋近于零,环境友好特性突出,高度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方向。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完成工程放大,具备年产3吨氘代酸碱的能力,为其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闫军营博士后(排第一)、蒋晨啸副研究员曾雄志特任副研究员

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大徐铜文教授、汪耀明特任教授和李震宇教授

徐铜文,国家杰青、教育部特聘教授、中国化工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在合肥工业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天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南开大学博士后,1997年起任职中国科大,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清华大学发表《中国细颗粒物排放的毒性控制》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胞毒性的PM2.5 减排框架,该框架可以解决不同地区特定的健康风险,但需要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来确认其与人类健康结果的相关性及其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为论文第二单位,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庆教授和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女,国家杰青,天大毕业)为论文共同共同作者。

王书肖

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发表《具有任意形状波前的金属激光器》研究成果,丰富了对激光的理解,并促进了其在各种光学和光子应用中的性能。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鹏城实验室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单位,论文最后通讯作者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宋清海教授,哈工大肖淑敏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宋清海,1979年出生,国家杰青,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25),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纳米光子学的研究。在复旦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起任职哈工大。

肖淑敏,1980年出生,国家级青年人才,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24),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纳米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

在中山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复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起任职哈工大。

4、中山大学发表《量子点自发双光子发射的量子关联》研究成果,为量子领域中的双光子过程提供了见解,赋予光子量子技术非线性量子辐射。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进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国家级青年人才,华南师大毕业,研究成果多次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等】。

5、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表《南极-艾特肯盆地玄武岩的超贫化地幔源》研究成果,提供了对早期月球壳-幔分异的深入观测窗口。

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吴福元院士为论文最后通讯作者。

6、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发表《水稻单细胞多组学图谱》研究成果,不仅为这一主要作物提供了独特的单细胞多组学资源,还推进了我们对水稻细胞类型功能及其分子程序的理解。

论文最后通讯作者为国家级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谷晓峰研究员

7、隆基绿能公司发表《高效自组装分子不对称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研究成果,成功实现了认证效率高达34.6%的晶硅-钙钛矿串联叠层太阳电池。这项研究为新型SAM材料的开发及进一步提升晶硅-钙钛矿叠层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方案。

论文最后通讯作者为隆基绿能研究院技术总监何博博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科技   哈工大   清华   中国   成果   最新   论文   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   作者   中山大学   教授   通讯   光子   量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