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闻女王2》正式开播,熟悉的TVB配乐一响起,屏幕里那群冷静果断、雷厉风行的港女们立刻勾起观众期待。
这部剧开播即拿下7.9的豆瓣高分,被不少观众称作“近几年最强职场女性群像剧”,热度直接拉满。
在一堆充斥着恋爱脑、开挂逆袭的悬浮职场剧里,这样一部敢拍真职场、聚焦女性成长的作品,能火一点都不意外。

《新闻女王2》延续了第一部的快节奏风格,毫不避讳地展现职场上的权力博弈与利益纠葛。
和那些把职场当爱情背景板的内娱剧不同,这部剧里的职业女性,每一个都鲜活又立体。
本来以为只是简单延续前作热度,但追完几集发现,这部剧的剧情居然精准预判了不少现实热点。
剧中元朗旧屋倒塌、房地产暗黑内幕、保健品诈骗案等情节,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
尤其是AI技术伦理相关的剧情,刚好呼应了前段时间女星温峥嵘控诉自己被AI换脸用于抖音直播卖货的事件,让不少观众直呼“太敢拍”。

这种剧情与现实的强烈映照,让这部剧不止是一部娱乐作品,更多了几分对社会议题的思考。
从角色来看,这部剧也打破了对女性的刻板塑造。
第一季里总被贴“利用色相换资源”标签的许诗晴,第二季摇身一变成了政府新闻处发言人,用权力取代了昔日的“武器”,面对质疑她那句“到底是我吃他,还是他吃我,谁说得准”,既洒脱又清醒。
还有记者张家妍,为了坚守新闻理想,毫不犹豫放弃爱情,从最初的纯粹理想主义逐渐学会职场权斗,这种成长阵痛,怕是很多职场人都有体会。
在这部剧里,佘诗曼饰演的文慧心无疑是核心角色。

从第一季SNK新闻部的王牌主播,到第二季离开舒适区转战自媒体,这个角色的成长轨迹,和佘诗曼本人的演艺经历有着不少契合之处。
能把这个角色演得如此深入人心,或许正是因为佘诗曼与文慧心之间那份特殊的共鸣。
拍摄《新闻女王》第一部时,第一场戏就让佘诗曼印象深刻。
那场火灾现场直播戏,没有提词器,现场噪音四起,还有奔跑的警察和焦灼的消防员,空气里满是烧焦味。
她站在摄像机前,肩膀僵硬到脖颈的筋都绷了出来。

监制提醒她放松一点,她只能不断在心里暗示自己“冷静、冷静、冷静”。
开机那一刻,演员佘诗曼彻底变成了专业的新闻主播文慧心。
这种紧张感,其实贯穿了她28年的演艺生涯。
作为TVB黄金年代的“拼命三娘”,佘诗曼曾创下五天四夜不睡觉拍戏的纪录。
从《刑事侦缉档案IV》《倚天屠龙记》到《金枝欲孽》,她塑造的一个个经典角色,早就成了一代人的荧屏记忆。

36岁那年,她选择离开效力二十年的TVB,不少人都担心她的发展,毕竟对中年女演员来说,戏路变窄是常有的事。
但她却凭着一部《延禧攻略》打开内地市场,去年更是凭借《新闻女王》成为TVB历史上首位“三料视后”。
如此看来,佘诗曼对文慧心的理解,或许藏着自己的人生感悟。
她曾说,文慧心以前只有自己,没有合作,而现在每一次决策都要平衡团队、理想与责任。

这像极了她自己的经历,从最初只知道埋头拍戏的“工作狂”,到如今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懂得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分。
她坦言,野心和贪心不是贬义词,没有野心就不会有进步。
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态度,正是港女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佘诗曼不认同“女强人必须不婚不育、拒绝恋爱脑”的说法。
在她看来,生活中隐藏的女强人很多,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做好就是一种强的表现。

义父许绍雄的离世,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生离死别的常态,也让她更加懂得活在当下的意义。
现在的她,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只专注于工作,而是学会感恩,珍惜那些钱买不到的情感。
这部《新闻女王2》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多的讨论,或许正是因为它让观众看到了职场女性最真实的模样。
她们有野心、有缺点,会竞争也会彼此扶持,靠着专业能力赢得尊重。

而佘诗曼用28年的坚守告诉我们,女性的力量从来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无论是填满脑袋还是填满钱包,只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能活得出彩。
对于当下被裁员、年龄焦虑、职场危机困扰的年轻人来说,佘诗曼的经历和剧中角色的成长,或许能带来一些力量。
人生只能活一次,不必非要做多么伟大的事,但一定要活得尽兴、活得清醒。
就像《新闻女王2》里那些闪闪发光的女性一样,在自己的领域里全力以赴,就能活成自己的女王。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