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何下令处决掉参谋次长?周总理曾感叹:不能忘记吴石他们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响了一枪,56岁的国民党参谋次长吴石倒在血泊里。

这个挂着中将军衔、一度被蒋介石视作“自己人”的儒将,死刑判决是蒋介石亲笔圈定的。

消息传到北京,周恩来在中南海沉默许久,跟机要秘书罗青长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吴石他们。

从蒋介石心腹到“密使一号”

吴石的履历,在国民党军界里算顶尖的。

福建闽侯人,保定军校、日本炮兵学校、日本陆军大学都念过,是实打实的“三校高材生”。

北伐打过来,他往前冲;抗战扛起来,他出谋划策。

就凭这些功劳,蒋介石对他很器重。

抗战胜利后,他先当国防部史料局局长,手里攥着国民党全部作战档案,后来又升成参谋次长,进了军事决策的核心圈子。

本来大家都觉得他会跟着国民党一条道走到黑,毕竟职位、荣誉都有了,可谁也没料到,1947年一个雨夜,他在上海锦江饭店秘密入了党,代号“密使一号”。

换谁看了当时的乱象可能都得寒心,抗战刚结束,老百姓盼着喘口气,结果京沪杭线上的接收大员,把日伪仓库当自家后院。

绸缎、黄金往家运,连枪械都敢私下倒卖。

汉奸花几根金条就能“洗白”身份,普通人家却在通货膨胀里饿肚子。

吴石在日记里写,国民党早不是中山先生的党了,丢了民心,败亡是早晚的事。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是他亲眼所见的事实。

入了党之后,吴石没光说不做,他拿自己的职位当筹码,在情报战线上扎下了根。

虎穴里的暗战:那些改变战局的情报

1948年6月,淮海战役开打前,吴石把老乡吴仲禧安插进了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

三天时间,吴仲禧就把国民党55万军队的番号、火力点、弹药库都摸清楚了,还把《徐蚌会战要图》拍了下来。

这份图被吴石转交给潘汉年,最后送到了西柏坡。

后来粟裕说,有了这图,敌人的部署一目了然,解放军省了一个月的侦察时间。

11月淮海战役打响,解放军60万对国民党80万,最后歼灭敌军55万多,长江以北的地盘基本定了。

这仗能打得这么顺,吴石送的情报功不可没。

毕竟在战场上,摸清对手的底牌,比多几门炮管用多了。

转过年来3月,渡江战役要开打,吴石又冒着重险送出了《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

这图细到什么程度?连哪个路段是民团防守,哪个路段有要塞炮,团级哨所的坐标都标得清清楚楚。

张震将军回忆,就凭着这图,解放军选突破口一选一个准。

4月20号晚上,百万雄师过长江,南京、上海很快就解放了。

更关键的是,吴石还策反了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

1949年2月25日,林遵带着30艘舰艇、1271名官兵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

这一下,蒋介石的长江水上退路被切断了,台湾海峡的门户也开了。

毛泽东在西柏坡听说这事儿,亲自拟了电报,说“密使一号,厥功至伟”。

1949年5月,国民党要把500箱绝密档案运去台湾。

吴石在国防会议上提议,海运目标太大,不如先存在福州的机场仓库。

参谋总长陈诚听着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最后只有202箱运走,剩下的298箱全被解放军缴获了。

这里面有《台湾兵要地志》《澎湖要塞配系图》,还有日本投降时交的南海水文资料,后来都成了解放军研究渡海作战的重要材料。

赴台赴死:他用命换的情报和最后的骨气

1949年8月,蒋介石电令吴石去台湾当“国防部参谋次长”。

中共华东局劝他留在大陆,毕竟去台湾就是进了虎穴。

可吴石说,我熟悉台军的部署,我要是不去,将来解放军登陆台湾,就得多死成千上万的战士。

他带着老婆孩子登上了去基隆的船,把个人生死抛到了脑后。

到了台湾之后,他很快联系上了联络员朱枫,朱枫化名“陈太太”跟他接头。

那些日子,《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高雄基隆要塞坐标》《登陆点潮汐表》这些绝密情报,通过朱枫送到香港,再转到北京。

毛泽东看了这些情报,批了一句“此图若确,台湾可下矣”。

可危险也在慢慢靠近,1950年1月,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没扛住就叛变了,供出了400多个人的名单。

2月18日,朱枫在舟山定海被搜出了“国防部参谋次长室”的特别通行证。

3月1日,保密局的人冲进了吴石在台北南昌街的官邸。

特务们翻箱倒柜,最后只找出四两黄金和几件旧衣服。

蒋介石听说这事儿都惊呼,一个中将,家里就这么点东西?吴石被关在“军法局”地下室,受了46天的酷刑,一只眼睛被打瞎,胳膊也被打断,可他始终没吐露一个字。

搞不清那些特务是怎么想的,明明看到了吴石的清廉,还非要逼他认罪。

5月30日,军事法庭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判了吴石死刑,蒋介石亲批“立即执行”。

6月10日下午4点半,吴石和朱枫、陈宝仓、聂曦被押到了马场町。

刑场上,吴石拒绝下跪,对着枪口昂首站着,留下最后一句话:台湾终回祖国,我死亦瞑目。

枪声响起,这位儒将倒在了荒坡上。

吴石牺牲的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沉默了很久,提笔写了《赞“密使一号”》:“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周恩来后来在病榻前多次跟罗青长说,将来两岸统一了,要在马场町立块碑,让后人知道新中国有这些埋骨他乡的人。

1976年1月,周恩来弥留之际,最后一句跟工作有关的话还是,不能忘记吴石他们。

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

1992年,他的骨灰从台湾接回,安葬在北京香山公墓,墓碑上刻着“致力于全国解放及统一大业功垂千秋”。

2013年,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建了“无名英雄广场”,吴石的雕像和朱枫、陈宝仓、聂曦的雕像站在一起,基座上写着“彼皆置身虎穴,生死以之,祖国人民永念”。

台北的马场町刑场,现在改成了“白色恐怖纪念公园”,碑墙上刻着200多名牺牲者的名字,吴石排在第一位。

每年6月10日,不管是大陆游客还是台湾民众,都会去那里献花默哀。

蒋介石处决吴石,表面上是肃清内奸,其实是败军之际的惶恐和报复。

他以为杀了吴石就能稳住阵脚,可民心丢了,再怎么杀人也没用。

吴石的死,没拦住国民党政权的衰败,却用鲜血为新中国的统一大业铺了一块基石。

现在再读这段历史,最打动人的不是吴石的职位有多高,而是他在明明能享清福的时候,选择走进虎穴的勇气。

周恩来那句“不能忘记吴石他们”,不仅是对一个情报将领的追思,更是对所有隐蔽战线英雄的致敬。

那些为了国家统一豁出性命的人,从来都不该被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历史   次长   参谋   蒋介石   台湾   国民党   周恩来   虎穴   密使   情报   国防部   解放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