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打喷嚏、流眼泪、皮肤发痒……秋意渐浓,全国多地迎来“换季式”降温,不少人翻出“压箱底”的厚衣服准备御寒。然而,这些久未穿着的衣物,很可能正悄悄成为你身边的“过敏炸弹”。
“久放未穿的衣物可能存在尘螨、真菌、蟑螂、宠物皮屑等常见的过敏原。若储物时放置了一些樟脑丸、驱虫剂等,这些物质也可能成为过敏原。”10月24日,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鼻眼过敏组委员、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余少卿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若不洗不晒就直接穿,可能诱发过敏反应。
余少卿介绍,衣物引起的过敏症状通常包括气道症状(如鼻痒、喷嚏、流清涕等鼻部症状,咽痒、咳嗽等咽部症状,咳嗽、气促、气紧、呼吸困难等下气道症状),以及眼部症状(结膜充血、眼痒、流泪)和皮肤症状(瘙痒、皮疹)。若过敏症状总是在穿着、整理、接触久放未穿的衣物时发作,那么这些衣物可能就是诱发过敏的因素。
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军提醒,去年穿过的衣物可能吸附了当时环境中的花粉、柳絮或灰尘颗粒。存放后这些过敏原依然存在,在翻动衣物时也会飘散到空气中。
如何预防换季衣物中的“过敏炸弹”?余少卿建议,整理衣物时,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过敏原浓度,同时做好防护,戴护目镜和口罩;整理后及时洗澡。衣服穿着前,可以使用除菌除螨的洗涤剂清洗;部分洗衣机、烘干机有高温除菌功能,有助于使致敏蛋白变性,降低过敏风险。此外,还可用吸尘器、除螨仪等设备吸衣服,将其中的过敏原收集起来,减少与过敏原的直接接触。

衣橱换季收纳整理。澎湃新闻图
李军表示,紫外线是天然的杀菌消毒剂,衣物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以上,晒后再拍打衣物,可抖落虫螨尸体;确保衣物完全干燥再存放,避免使用易积灰的纸箱,优先选择真空压缩袋或带密封条的塑料整理箱;如需使用防虫剂,应选择雪松木块等天然成分,并用无纺布与衣物隔开。
“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脱掉可疑衣物,换上洁净、宽松的棉质衣物;用温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接触过衣料的皮肤;轻微瘙痒可暂时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温和止痒产品。”李军建议,
当症状严重、持续不退或自行用药无效时,应尽快前往皮肤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
余少卿提醒,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生过敏症状出现前,是否接触过“久放未穿的衣物”,并详细描述衣物的存放环境(如是否潮湿、有无霉味)等可以更精准地找到过敏原,远离“过敏炸弹”的困扰。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