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11 月 11 日上午 11 点,加拿大全国都会进入短暂的静默。无论是在国会山前,还是在社区小学的操场上,人们低头默哀——纪念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士兵与无辜的生命。

这一天,被称为 Remembrance Day(追忆日)。
从停战日到追忆日
Remembrance Day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那一刻——1918 年 11 月 11 日上午 11 点,德国与协约国签署停战协定,长达四年的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最初,这一天在英联邦国家被称为 Armistice Day(停战日),人们纪念战争的终结,也缅怀牺牲的士兵。
二战后,这个日子更名为“Remembrance Day”,不再局限于一战,而是缅怀所有为和平献身的士兵,包括二战和之后的冲突。
如今,这个节日主要在英联邦国家流行,比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肯尼亚等。
当然,也有一些变体:在美国的叫Veterans Day(退伍军人节),法国和比利时则有自己的Armistice Day。 它像一缕红线,串起全球对战争的集体记忆。
就在上周末,英超联赛开场前,全场肃静——球员们身穿绣着罂粟花图案的队服,场上奏响“Last Post”号角,然后是整整一分钟的默哀。
在加拿大举办的NHL冰球联赛,开场前也有这一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与尊重。
加拿大的纪念方式
在加拿大,Remembrance Day 是一个庄严而普遍的仪式。
每年 11 月初,你在街角、商场、学校门口,都能看到身佩罂粟花的人——从政要、退伍军人,到上学的孩子、超市的收银员。
罂粟花源自英国诗人 John McCrae 的诗《In Flanders Fields》,这位加拿大医生在比利时前线写下那首动人的诗篇:“在法兰德斯战场上,罂粟花盛开在十字架间……”
罂粟花从此成为战争记忆的象征,也成为加拿大人共同的文化符号。
在学校,老师会带领学生学习战争的历史,观看纪念短片,制作纸质罂粟花。在仪式上,学生代表朗诵《In Flanders Fields》,全校在 11 点整集体默哀。

有些退伍军人还会受邀来到课堂,讲述自己或家族的服役故事,让孩子们理解自由与和平的来之不易。
在渥太华国会山前的国家战争纪念碑(National War Memorial),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全国仪式,总理、总督、退伍军人、军人家属及公众聚集一堂。
现场会鸣响 21 响礼炮,随后默哀两分钟。仪式结束后,人们将手中的罂粟花轻轻放在纪念碑基座上,那一片红色的花海,是国家记忆最沉静的表达。
为什么加拿大如此重视?
对加拿大而言,Remembrance Day 的意义远不止纪念战争的牺牲者。
在历史学界与公共话语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常被视为加拿大国家认同的转折点。在维米岭(Vimy Ridge)战役中,加拿大军团独立作战、成功夺取战略高地。这场战役让加拿大首次以一个“独立国家”的姿态登上世界舞台。
历史学者 Desmond Morton 曾写道:“在维米岭,加拿大军团不仅赢得了战斗,也赢得了作为一个国家被看见的权利。”
因此,一些学者与纪念机构认为,Remembrance Day 不仅是对牺牲者的缅怀,更是对加拿大作为独立民族共同体诞生时刻的记忆。
加拿大的现代身份——那种源于共同牺牲与集体记忆的认同——在一战中逐渐成形。换句话说,Remembrance Day 不仅在追忆死亡,也在追问“我们是谁”。
正如加拿大退伍军人事务部(Veterans Affairs Canada)在其网站上所写:“This is a time to remember and to understand the cost of peace, and what it has meant to be Canadian.”
——“这是一个追忆的时刻,也是理解和平代价与加拿大全体身份意义的时刻。”
这种对国家身份的凝视,使得 Remembrance Day 成为加拿大社会情感的重要节点。每一次默哀,既是对过去的敬意,也是对当下和平的珍视。
Remembrance Day 在加拿大,还有着显著的“公共性”。它不是只属于军人或退伍者的纪念,而是全民参与的记忆仪式。
在一个多元文化国家,这种全民共识的仪式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凝聚力的象征。它让人们暂时搁置分歧,共同面对历史与记忆。
罂粟花之外
纪念,不只是哀悼。它是一种社会的自我教育。
Remembrance Day 的价值,也许就在于让每一代人都重新去思考:和平从何而来?战争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牺牲”与“国家”的关系?
正如诗人 John McCrae 在那片被炮火撕裂的土地上写下的最后几句: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请继续我们的战斗;从我们疲惫的双手中,将火炬高高举起。”
而今天的加拿大人,也正是通过每一枚罂粟花、每一次静默,将这份火炬的意义,代代相传。
附:加拿大在历年战争与维和行动中牺牲的人数

数据来源:加拿大国防部、退伍军人事务部、联合国维和档案(截至2025年11月) 每一条数字,都是一个家庭的故事。 Lest We Forget.
-END-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