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不能被掩盖,2007年薄一波逝世后,子女公开声明澄清两大谣言

2007年1月18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气氛十分凝重。薄一波同志的追悼会刚结束,来送别的人还攥着白花没走,薄一波的长子薄熙永突然面色铁青地走出灵堂,把两页皱巴巴的A4纸直接塞给围上来的记者:“我爸刚下葬,有些话再不说,怕是要被人传一辈子歪理!”

这份声明,撕开了两个流传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谜团。

先说说第一个谜团,就是那个传了半个世纪的“薄一波替刘青山、张子善求情”的谣言,这话我小时候就听家里老人说过,甚至还有人添油加醋,说毛主席当时气得拍了桌子,把薄一波骂了一顿。可等我后来查了当年的资料才知道,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瞎编的,而且编得特别离谱。

1950年的天津刚解放没多久,老百姓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可时任天津地委书记的刘青山,过着奢靡的生活。当年住在刘青山家附近的一位老人说:“那会儿刘书记住的小洋楼,夜夜笙歌,有时候能看见他穿着西装,戴着呢子帽,跟咱们老百姓穿的打补丁的棉袄比,简直是两个世界。”

刘青山

他的搭档张子善更绝,平时穿得跟普通干部似的,可背地里讲究得很。当年负责审计他们的老会计后来回忆,张子善抽烟只抽雪茄,而且还得是从上海寄来的,家里做饭,面粉必须是精白面,要知道那会儿老百姓吃的还是掺了麸子的杂粮,就连汽车轮胎坏了,都得从香港空运过来,说“国产的不结实”。

这俩人短短一年半,就把171亿旧币揣进了自己腰包。大家可能有人对旧币没概念,我给大家算笔账:那会儿171亿旧币,相当于现在的1.7亿人民币!在当时能买2000万斤粮食,够一个万人部队吃半年,也能做十几万套军装。当时的审计干部拿着账本说“这哪是贪污,这分明是把国家的家底往自己家里搬啊!”

张子善

案子报到中央后,毛主席看了卷宗,大笔一挥就写了“从快从严”四个大字。谁来督办?中央点了薄一波的名,当时他是华北局第一书记,专门抓这类大案。有天晚上,薄一波在办公室看卷宗,看到半夜,在纸上写了句“必须依法处置”。

可就这时候,天津一名老领导,以前跟刘青山、张子善一起打过仗,拎着一兜子天津大麻花就找到了薄一波的办公室。俩人坐下刚喝了口茶,老领导就红着眼圈说:“他俩当年在战场上可是立过战功的,好几次都差点死了,这次能不能网开一面,给他们个改过的机会?”

薄一波当时没急着说话,端着茶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把杯子往桌上一放,语气挺重但没发火:“老领导,军功是他们以前挣的,那得记着,可现在他们犯了法,国法也不能饶。要是这次放过他们,以后谁还把法律当回事?”

老领导还是不死心,说“那你至少帮我把话传给中央”。薄一波没法子,只能按程序把这个意见附在报告后面,一起交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看了之后,只批了两个字:“枪决。”1952年2月10日天还没亮,两声枪响,刘青山、张子善就伏法了。

薄一波

可就是这么铁面无私的决定,却被别有用心的人传成了 “薄一波替贪官求情,毛主席拍桌子痛斥”的谣言。

薄一波的秘书后来回忆,那天批完卷宗,薄一波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说:“人情我不是不懂,可国法比天大,我不能松这个口。”你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替贪官求情?那些编谣言的人,怕是连当年的档案都没看过,就凭着臆想瞎编。

薄一波

第二个谣言就更荒唐了,说薄一波同志晚年“议论毛主席某些得失”。我当时看到这个说法就觉得奇怪,因为薄一波2005年10月就住院了,2006年3月就陷入深度昏迷,连话都说不出来,怎么可能“议论”?

薄家子女在声明里写得很清楚:“我爸从昏迷到去世,一直没醒过来,那些说他议论毛主席的人纯属臆造。

事实上,薄一波对毛主席一直非常敬重。1929年的时候,薄一波才20出头,在陕北参加革命。有天晚上,他在煤油灯下看《中央通讯》,上面连载着井冈山的战报,写的是毛主席指挥打仗的事儿。他看完之后,激动得拍了下桌子,跟身边的战友说:“毛泽东同志战略眼光无人能及!” 这句话被同行的战友们记在笔记本里,后来这些笔记本被收录进了党史资料。

年轻时的薄一波

1943年冬天,在延安枣园,薄一波跟毛主席有过一次长达八小时的谈话。那天晚上特别冷,屋里生着炉子,毛主席问起薄一波是哪里人,薄一波说自己是山西定襄人。毛主席一听,就笑着说:“定襄好啊,汉朝的时候,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是定襄人,她可是个贤德的人。”

薄一波当时就愣了,他没想到毛主席连这么偏的历史都知道,赶紧说:“主席您涉猎得也太广了,我都不知道家乡还有这么段历史。”毛主席笑着摆手:“搞革命不能光会打仗,还得多读书,知道点历史,才能明白怎么为老百姓做事。”

就因为这次谈话,毛主席记住了这个年轻有为的干部。1945年七大召开的时候,37岁的薄一波当选为中央委员,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央委员之一。后来薄一波跟家人说:“毛主席不仅是领袖,更是我的革命引路人。”

薄一波与周恩来、毛主席合影

到了1995年春天,薄一波已经87岁了,身体不太好,走路都得拄拐杖,但还是坚持去中央党校给学员作报告。讲到抗战时期的转折,他突然提高了声音,还用手拍了下桌子:“要是没有毛主席统筹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咱们哪能打赢日本鬼子,哪有今天的新中国?”

薄家子女把这段录音放给记者听的时候,好多人都红了眼睛,这样一个一辈子敬重毛主席的人,怎么可能会在昏迷后“议论”毛主席?

薄一波和其三个儿子

声明发出去三天后,《人民日报》曾刊文《历史容不得虚妄》指出:“谣言利用猎奇心理滋生,却在真相面前不堪一击。”

当时有很多网友在微博上留言:“以前总听家里老人说其替贪官求情,今天看了声明才知道薄老当年承受了这么多委屈!”

还有个网友说:“老一辈革命家不容易,一辈子为国家做事,去世后还被人造谣,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薄家子女站出来澄清,这事儿做得对!”

为什么这些谣言能传半个世纪?有一位研究党史的教授说:“谣言最喜欢抓人的猎奇心理,尤其是关于“高层秘闻”的事儿,大家都好奇,传的时候又喜欢添点细节,时间长了,假的就变成真的了。而且以前信息不发达,没有地方查真相,谣言就更容易传开。”

薄家子女其实早就知道这些谣言,可薄一波活着的时候,一直不让他们澄清。他跟子女说:“我做的事,组织上清楚,老百姓早晚也会清楚,没必要跟人争口舌,别给组织添麻烦。”直到他去世后,子女们才决定站出来:“不是为了我爸的名声,是为了历史的真相,不能让后人把假的当成真的。”

薄一波和其孙女

现在去八宝山,还能看到薄一波的墓碑,上面刻着六个字:“忠诚、干净、担当。”这六个字特别实在,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写照。他们对国家忠诚,做人干净,做事有担当,连面对谣言,都选择用真相说话,而不是争吵。

我们这代人,没经历过革命年代,没见过老一辈革命家做事的样子,但我们可以通过档案、通过当事人的回忆,去了解真实的历史。就像薄家子女说的:“历史不能被打扮,真相不能被掩盖。”

毕竟,历史容不得虚妄,我们守护的不只是真相,更是老一辈用生命换来的信仰和风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历史   谣言   子女   真相   声明   定襄   旧币   天津   当年   老百姓   卷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