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奇:人生有梦不觉寒


人生有梦不觉寒

作者Ⅱ 张克奇

在俗世里行的久了,竟然不时产生幻灭之感。人生的意义,由此陷入一种迷茫。对于生命,我曾发出过这样的诘问:怎样的活才算是有意义呢?为名?为财?为权?为名名如浮云,为财人死财空,为权权限如朝露。为享受?细想起来,人生的苦似乎比乐要多得多。为社会做贡献?人之沧海一粟,除非有大的才能和气魄,又能为芸芸众生造福几何?沉湎于这样的消极心理,我愈加感到了生命的碌碌无为,甚至悲苦。


幸运的是,在我极度怅惘之时,不期而遇了寒秋的文字。那些文字,有与古人对话的,意境深远;有抒发旅程感想的,触景生情;有写亲情友情的,至真至善,属于散文随笔一类。恣意汪洋,洋洋洒洒,却不绮丽,不奢华。恬淡的文字,恬淡的笔调,折射出一颗恬淡但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梦想的丰腴心灵。静静的夜里,老婆孩子都睡熟了,窗外的聒噪也都归于沉寂,更为重要的是,我那颗在白昼忙碌了一天的心也安静了下来。这样的环境和心境里,我与寒秋的文字碰撞、交融,醍醐灌顶一般,对于人生开始了新的思索,所有的烦躁和迷茫也都渐渐消散,并且产生了一种顿悟:人的生命,原来是可以在平凡和平淡中活得如此芬芳缤纷的啊!


生活是繁琐的,各种烦恼也是如影随形。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不容易,人活一辈子更是大不容易。官者有官者的忧虑,商者有商者的烦恼,富翁有富翁的难处,草民有草民的操劳。有智慧的人,是懂得在繁琐繁杂中参透生命本质的,能够放下空想,放下烦恼忧虑,以积极的心态和奔涌的激情去面对生命,面对生活,用梦想做指引,用思想做力量,用勤奋做阶梯,把庸常的生命经营得色彩斑斓。从这方面说,寒秋无疑是充满了智慧的,他的眼睛里看到的是真善美,他的心里装着的是崇高和卓越。正因为此,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奔跑和飞翔的姿势。在他的笔下,芸芸众生皆有自己的活法,收废品的女人、修鞋的师傅、老家的三叔,这些最平凡甚至活的有些窝囊和卑微的人,他们的勤劳、坚韧和满足,都让人心生敬意。那些与自己萍水相逢或是扶持一生的同事和朋友,不论相逢或相识,相见与相知,也都是一种缘,都是值得珍惜和感激的。“走过来,是平常的日子。沧海桑田,因为有了你关注的目光,平淡的日子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寒冷的日子有了很多的温暖,粗糙的日子有了很多的温馨和精致。”在寒秋心里,生活就是修行,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世间最容易破碎的不是水晶,而是一颗玲珑的心。”一颗七窍玲珑之心,需要滋养。这种滋养,是方方面面的,世间缺一物构不成大千世界,人生少一种滋味难以体会生命之周全。对于寒秋来说,生命的旅途,每一个地方都是一处绝美的风景,都能滋养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在寒山寺,在那个“飘着淡淡的雨丝,容易生长愁绪的日子”,寒秋神思飘逸,与古人张继神游交谈,怀想诗人的孤寂悲苦、空远凄迷,“我在寻找,那盏照亮心灵的孤灯;我在寻觅,那份得以慰藉心灵的关怀,为了自己的天空,为了自己的灵魂,为了自己的梦想。”体味苦楚但不沉迷苦楚,心怀惆怅但不固步惆怅,寒秋把所有的一切都当作一种启示,一种内心追问后的力量源泉,他自己的内心,由此变得丰盈而强大。在黄土高坡,在壶口瀑布,在圣地延安,在丽江古城……寒秋的每一次行走,都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而是一次文化之旅、思想之旅。他由此写下的每一篇文字,都充满了厚度和张力。


思想决定高度。一个人思想境界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品位和质地。寒秋的阅读是宽广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巨著,皆是滋养他的营养珍馐。数不清的夜晚里,或躺或倚或坐,他手执一卷,与尼采、叔本华、钱钟书、尤金·奥凯利……对话、交谈,从他们的文字里汲取智慧,从他们的人生历程里寻找启发。寒秋的思想,日益变得深邃和广博。以这样的智慧来解读生命里的烦恼困惑,其实都不算了什么,都不值得太过纠结和困扰,过度的纠结和沉湎,甚至都可以说是一种浪费。人生本无大事,除了生和死。生是偶然的,死却是必然。一个生命体,不管成长得身躯多庞然,力量多强大,容颜多绝伦,学识多丰富,终于一天都会转眼成空,归于尘埃。但是,真正充满智慧、充满仁爱的生命体,即使肉体消亡了,仍然会有一些东西留下来,譬如品德,譬如文字,譬如思想。小则小留,大则大留。因为它们,生命得以走得更为久远一些。面对前人留下的文化宝藏,寒秋心怀感恩和崇敬;从一个个大师的背影里,寒秋体悟到的,依旧是生命的坚韧以及竭力前行的温暖和力量:“日暮西山,我看见一个个身影,脚步渐渐放缓,最后步速趋近于零。尽管步伐移动得如此缓慢,可还是依旧追寻着阳光,追寻着太阳沉入地平线之前最后的阳光里。”



寒秋的才华,不仅表现在他的散文随笔里,也体现在他近年来所写的大量辞赋、述评和言论里。他的辞赋,古蕴深厚,文采斐然,或鸿篇巨制,气象万千;或短小精悍,文如锦绣;或情深意切,韵味悠长;或热情四溢,放怀高歌。他的政论文章,旁征博引,激昂慷慨,似雷鸣战鼓,如冲天号角,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加油鼓劲、凝心聚力,充分彰显了自己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宣传文化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他的厚积薄发,他的静水流深,以及他的谦逊平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芬芳。这种芬芳,隐藏在他生命的最深处,却充盈于平日的一言一行之中。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有思想的人,本身就是强大的。在我心里,寒秋就是这样一只芦苇,广汲知识和智慧,并如万斛之珠喷涌而出,书写、演绎着自己的灼灼其华。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戴着镣铐的舞蹈。可是,能在重重枷锁之中真正舞出自己风采的,又有多少人呢?对于我,寒秋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引导:只要心中怀有梦想,并持之以恒地去为梦想而努力,生命就一定会是温暖、丰满和博大的。写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地吟诵起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不就是生命最好的姿态吗?

(本文系为寒秋先生散文集《凡俗人生》所作序言)

作者简介

张克奇,山东临朐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潍坊市文联签约作家。已在《散文》《雨花》《散文百家》《山东文学》《黄河文学》《北方文学》等发表文学作品12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中外文摘》等转载,收入多种选本,获刘勰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奖、山东散文三十年创作新锐奖等多项奖励,长篇纪实文学《市井》入选山东省作协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散文《击中我生命的那些碎片》荣登《读者》(原创版)最受读者欢迎的文章排行榜第二名,散文《时间的针脚》被选作2024年安徽省专升本语文真题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此外还创作歌词《致敬祖国》《永远的信仰》《好人》等二十余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7

标签:美文   人生   张克奇   生命   散文   思想   文字   智慧   作协   山东省   力量   日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