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统少将叫郑蕴侠。
解放战争期间,郑蕴侠在重庆一带活动,期间干了不少坏事,比如1946年,郑蕴侠带着一干特工,制造了“较场口血案”,打伤了包括李公仆、郭沫若、章乃器、马演初在内的60多人。之后,郑蕴侠又带人对我党的《新华日报》报社发起了搜捕。
李公仆
1949年11月初,重庆解放前,郑蕴侠深知他干的坏事太多,一旦解放军进城,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
在这种背景下,怕死的郑蕴侠,就打算去台湾。
不过重庆的2个机场,都已经被炸毁,郑蕴侠想去台湾,就必须去成都乘坐飞机。
据郑蕴侠所知,当时成都还有最后一个飞往台湾的航班,只要赶在飞机起飞前抵达成都机场,他就可以离开大陆,到时,就不会有人找他算账了。
郑蕴侠原本打算坐车去成都,巧的是,在他决定去成都前,他的司机被策反了,见司机都被策反,郑蕴侠就不敢相信其他人,他决定一个人去成都。
为此,郑蕴侠改名换姓,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做生意的小贩,然后直奔成都而去。但在路上,郑蕴侠发现了不少解放军的哨卡,他担心这些人是来抓他的,又想到了司机被策反的事情,就不敢继续往前走。
重庆、成都都不能去,郑蕴侠只能另谋出路。
继续逃亡时,郑蕴侠在泸州遇到了一个姓王的军统特工,都说军统和中统不对付,不过到了这时,双方已经无瑕再内斗。这个姓王的军统特工,虽然不知道郑蕴侠是中统的少将,但知道他是中统的人,就给他弄了一个假公章,还帮郑蕴侠弄了一个假身份。
随后,两人就分开了,分开以后,郑蕴侠用这个假身份跑到了涪陵一个榨菜厂当工人。
谁知没多久,解放军就对这个榨菜厂进行了排查,而且所有员工都要接受排查。
郑蕴侠认为,他的身份经不起细查,就在解放军进行全面排查前,逃离了榨菜厂。
离开榨菜厂后,郑蕴侠认为,他长期在重庆、四川一带进行特务活动,认识他的人很多,留在这两个地方肯定是不安全的,所以他就去了贵州。
到了贵州濯水,郑蕴侠又改了名字,叫刘正刚,并用这个假名字在濯水活动,他白天挑着扁担,卖一些火柴等日用百货,晚上则住在了何大娘家。
这何大娘与郑蕴侠非亲非故,她见郑蕴侠可怜,而且何大娘家里又没其他人,为了图个热闹,这才让郑蕴侠住进她家。这就变相为郑蕴侠提供了掩护。
由于何大娘给郑蕴侠提供了“证明”,加上郑蕴侠的伪装比较好,到了1951年新中国进行“土改”时,郑蕴侠的“成分”,就被划为“贫民”,身份是“小贩”。
“贫民小贩”郑蕴侠,还分到了田地。
自那以后,郑蕴侠就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小贩,平时种种地,偶尔挑着扁担在镇上卖东西,甚至还会给乡亲们修手电筒、配钥匙,干各种杂活。
如此几年下来,郑蕴侠晒得很黑,肤色和当地人一样,就连生活习惯、走路姿势都和当地人差不多。
如果不知道他的过去,所有人都会以为郑蕴侠是土生土长的濯水人,事实上,别说是当地的村民,就是地方上的干部,都被郑蕴侠骗过去了。
甚至在1956年,地方干部见郑蕴侠老大不小,且还是只身一人,愈发确信郑蕴侠是贫民小贩,就给郑蕴侠介绍了一个女子,两人在不久后正式结婚。
自1949年逃亡至今,郑蕴侠凭借出色的伪装,至今都没有人发现他的真实身份,然而,就连郑蕴侠本人也没想到,他竟会因为一个成语而露出了马脚。
当时,郑蕴侠因为是小贩,走南闯北多年,脑袋比较灵光,就被安排在濯水的合作食堂当会计,后来因为表现好,他被调到了镇上的合营商店任职。
在合作食堂、合营商店任职期间,郑蕴侠的表现就和普通人不同,因为他的表现太好了,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没念过书的贫民。一开始,乡亲们还以为郑蕴侠比较聪明,虽然惊奇,却也没有多想。
但1957年,郑蕴侠在算账时,却无意间说出了“不翼而飞”的成语,巧的是,郑蕴侠说出“不翼而飞”的时候,在他身边,正好有几个地方上的干部。
这几个干部,听到郑蕴侠说出“不翼而飞”,就感觉很奇怪,因为据他们所知,“刘正刚”大字不识一个,就是一个文盲,一个文盲,怎么会说出这个成语?
那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各地的国民党特务、土匪什么的比较多,地方干部的警觉性很高。
郑蕴侠虽然只是说了一个成语,但地方干部却敏锐地意识到他有问题,还向县公安局举报。
县公安局接到举报,就派人调查和监视郑蕴侠。郑蕴侠原来是中统的少将,跟踪人、监视人这些事情他没少干,县公安局的监视自然也是瞒不过他的。
但郑蕴侠坚信,他的伪装没有破绽,而且濯水县没人知道他的过往,所以面对监视,他的表现依旧和之前一样。过了一段时间,县里派人找到了郑蕴侠,说是让他去县里“学习”,但“学习”什么却没说。
晚年的郑蕴侠
郑蕴侠通过打探和套话,发现所谓的“学习”,是对有问题的人进行“改造”,这个发现,让郑蕴侠脸色为之一变。郑蕴侠隐约感觉,他的身份,可能无法隐瞒太久,不然县里也不会送他去“学习”。
这时的郑蕴侠,已经不想再逃了,他早已厌倦了这种逃亡生活,所以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郑蕴侠决定自首,因为他听说自首可以从宽处理。
于是,郑蕴侠就去了县公安局,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和过往,县公安局就把郑蕴侠的情况报告上去。
由于之前郑蕴侠是在重庆作恶,因此,当郑蕴侠的情况被上报以后,就由重庆公安局把他带走。
1958年12月,在万人公审中,郑蕴侠先是被判处死刑,但后来,我党鉴于郑蕴侠抗日有功,他在台儿庄战役中,曾带了一个政工队死守滕县,坚守了4天4夜,5次与日军争夺阵地,这是郑蕴侠的功劳。
凭借这份功劳,在终审阶段,郑蕴侠就被改判有期徒刑15年,出狱后,郑蕴侠回到了贵州务川生活,当了县政协委员。他于2009年去世,享年102岁。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