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临终前根本不会想到,他离世才一年半,家里那档子最见不得人的事儿就被公之于众。
他将集团股份全部留给大房,给二房安排好150亿人民币巨额财富,却低估了子女们的胃口。
他这一生有功有过,情感生活虽有不堪,却是宗家的功臣。
宗庆后小时候虽条件艰苦,但却是出生于正儿八经的高知家庭。
他的父亲宗启騄毕业于中国大学化学系,在南京政府的邮局里上班。
他母亲王树珍是满族镶黄旗人,曾经家庭地位显赫,王树珍的父亲是邮政局局长,母亲曾是格格,后来家道中落,哥哥将她许配给了宗启騄。
两人结婚后,王树珍很快就怀孕了,但这个孩子来的不是时候。
怀孕期间,宗启騄被人诬陷入牢,王树珍被迫投奔亲戚,只能吃烙饼喝黄豆芽汤解决温饱。
没想到,困苦环境下竟然孕育了一个9斤重的“巨婴”。
王树珍给这个孩子取名“宗”,因孩子排宗家“后”字辈,得名宗庆后。
宗庆后自记事以来就没过一天好日子,父亲找不到工作,母亲在小学校当老师,一家人就靠她一个人的收入艰难度日。
初中毕业后,因家中无力资助他上学,宗庆后拿到了很多家庭统一的“长子剧本”:早早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十几岁的孩子顶着烈日卖过爆炒米,在冰天雪地的夜晚站在火车站卖煮红薯贴补家用。
1963年,17岁的宗庆后得知舟山马目农场招知识青年,为给弟弟妹妹让出口粮,他踊跃报名,然而等待他的却是长达15年的农村苦力,15年间无人问津,像是个没有爹妈的野孩子。
在舟山马目农场,他挖盐、晒盐、挑盐还算轻松,后来他被安排至绍兴茶场,这里的农活杂苦,种茶叶、割水稻、烧窑,最苦的是搬砖头。
一车砖头600/700百斤,送的时候是上坡,空车回来时是下坡,一个来回十里路,一晚上运三车砖头,跑三十里路,别人的青年叫苦连天,只有宗庆后埋头苦干。
可干的多就吃不饱,28块钱一个月的工资都让他买了黑市米填肚子。
然而对于大儿子宗庆后的这段遭遇,王树珍却没有一丝心疼,后来她曾对媒体唠叨:舟山是他自己去的,他要去我又不能拦着。
宗庆后对家庭的贡献,就这样被轻描淡写说成了“自作自受”。
如今王树珍仍然在世,已经103岁高龄,不知道现在的他是否还是不认可宗庆后为宗家的付出?
宗庆后从农场返回杭州时已经33岁,准确来说他沾了王树珍的光,顶替了母亲在学校的职位才回到城市。
只是宗庆后被安排在校办的纸箱厂当工人,最先看不起他的竟是家中的弟弟妹妹。
16、7岁为给弟妹留出口粮,他背井离乡15年,33岁归来仍是单身汉,15年付出换来的却是弟妹们口中的一句“乡巴佬”。
那时,宗庆后就暗自发誓,一定要闯出一番事业。
在校办厂的10余年间,宗庆后铆足劲儿干事业,从工人干到推销员;从100个电风扇,到十万块电表;80年代就能创下180万的年度业绩。
宗庆后能够冲在一线拼搏事业,是妻子施幼珍在他背后默默给予理解和支持,她心疼丈夫天南地北跑推销,从不过问收入多少。
这也导致宗庆后想创业时,拿不出一分钱。
1987年,校办工厂连年亏损准备转手补亏空,宗庆后看准时机下手,妻子施幼珍和他一起承担了14万元的外债,包下了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
要知道,那是1987年,14万元算是巨债,施幼珍能与宗庆后共进退,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宗庆后接手校企后的第一笔业务是代销课本和批发冰棍。
只要接到学校的订单,无论刮风下雨,宗庆后都会骑着三轮车去送冰棍。
那一年他42岁,4分钱一根的冰棍他只赚几厘,一箱汽水只赚几毛。
很快,宗庆后就凭借推销经验把冰棍推销到40多家学校,多家工厂都从他这里订购汽水给员工喝。
第一年,宗庆后就赚了10万元利润,这是他夜以继日蹬三轮蹬出来的。
有一次,宗庆后得知一些学校在给学生们喝一种叫“中国花粉口服液”的营养品,但此口服液的价格高,很少有学生喝得起。
于是,宗庆后找到厂家,订购了一大批简易包装的口服液以降低成本,这个低售价品质相同的口服液一经推销立刻供不应求。
看到口服液潜力巨大后,宗庆后“跑断腿、磨破嘴皮子”组建了一条灌装生产线,日产量一万盒,当年便创下436万元的销售额。
然而宗庆后并不满足于现状,后来他成立了娃哈哈,决心研发自己的营养液。
为挖来有相关经验的技师张宏辉,宗庆后带着老婆孩子住10平米的破房子,把教育局分给他的三室一厅让给了张技师,在得到医科大学营养系朱教授的配方支持下,第一款娃哈哈营养液终于诞生。
那个年代,电视广告刚刚兴起,宗庆后每到一个城市推销,只需做一件事:每晚黄金时段投电视广告“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报纸广告登四个半版,第二天娃哈哈营养液立刻供不应求。
1991年,娃哈哈营养液年度销售额突破4亿元,年度净赚7000多万。
这是宗庆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而与宗庆后共同富裕的,还有家中的三弟一妹。
四个弟弟妹妹是最先看不起宗庆后的,也是最先躺赚娃哈哈的一帮人。
宗庆后有三个弟弟,宗端后、宗泽后、宗宇后,一个妹妹宗蕊。
其中,宗端后创建了杭州三和食品助剂厂,为娃哈哈提供山梨酸钾、甜味剂、安赛蜜、水解植物蛋白等饮品配料,并逐渐走出国门。
1996年,宗端后就大手笔斥资赚来的上千万征地盖厂房生产线。
2003年,宗端后获得了美国绿卡,如今住在圣马力诺豪宅区逍遥快活。
宗泽后曾被盛传90年代就在美国打拼,卖罐头、服装、饮水机等产品,然而实际上他在国外的目的还是承接娃哈哈的海外业务,那几年正值杜建英在美国生孩子,两人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所以至今关系都不错。
如今,宗泽后名下的宗盛智能就是由娃哈哈创投注资而来,研发生产智能饮料机、智能冰柜,这些产品最后卖到了哪家公司,显而易见。
宗泽后目前也住在美国圣马力诺豪宅区。
宗宇后名下则布局有浙江诚信包装、浙江营益金属材料、浙江积宝照明科技,这些公司的主要客户还是娃哈哈,为娃哈哈提供生产各式包装、印刷瓶标等业务。
宗蕊则持有海宁金鹿香精香料,杜建英的三捷投资集团有参股,宗蕊的业务则比较单一,只为娃哈哈提供香精。
依靠着大哥宗庆后的娃哈哈,四个弟妹赚的盆满钵满,但宗馥莉一上台却与他们逐渐终止合作,引来三叔宗泽后无情痛骂。
他称侄女停掉了宗宇后的包装业务,终止了宗蕊的香精供应,宗馥莉不厚道、六亲不认!
可见,宗庆后的弟妹们本想着吸血娃哈哈一辈子,没想到半路杀出个亲侄女,没了娃哈哈的业务,他们的公司只能等着关门大吉,若是四个弟妹业务广泛,哪有必要因为失去娃哈哈一家公司的业务大吵大闹?
可笑的是,宗泽后“创业”这么多年都没能理解侄女究竟为什么要抢业务,她曾说过自己的标签厂做了新品的镭射标签,更多新的瓶型也有她的公司设计开发制造。
也就说仅从抢走宗宇后的业务而言,宗馥莉不认为宗宇后的公司能够开发制造新瓶型,更别说镭射标签这种新工艺了。
不知道宗老在天之灵看到家族内斗成这个样子会作何感想,奋斗一辈子赚来的财富引发家族成员老死不相往来。
有人说,每次家族出事情家人们吵闹,没钱是原罪,因为没有人愿意为家族牺牲自己的利益;
宗家倒是有钱,每一位成员得到的金钱几辈子都花不完,却也闹成这个样子,有钱人的生活你能懂吗?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更新时间:2025-07-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