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家族藏着中国原子弹秘密,设备捐赠改写核历史

历史有时候特别有意思。慈禧太后1908年去世,但可能喝过1886年发明的可口可乐。张学良1949年被软禁,活到2001年,可能听过周杰伦的歌。这些跨越时代的巧合,今天要说的更离谱——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叔叔,一个美国商人家庭的科学家,间接帮中国造出了原子弹。

约翰·特朗普是特朗普家族的异类。他从小不爱做生意,就爱捣鼓物理实验。特朗普家族有钱,让他安心读到博士,后来在麻省理工当教授。他有个侄子叫唐纳德·特朗普,也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总在人前夸这个叔叔,说家族基因好,但约翰自己其实更想当科学家。

与此同时,中国有个叫赵忠尧的物理学家。他1902年出生在浙江农村,家里穷,大学毕业后先工作攒钱才继续读书。后来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跟着诺贝尔奖得主学习。1930年他发现了个重要现象——正负电子碰撞会发光,这个发现后来帮别人拿了诺贝尔奖,但他自己没得。

赵忠尧1930年拿到学位就回国了,但1946年他又去美国。这次目标明确:学造加速器,为中国搞核研究。那时候国民党政府给了他五万美元,但买设备根本不够。他在麻省理工找到约翰·特朗普,对方是实验室主任。

约翰发现赵忠尧特别认真,两人聊得来。赵忠尧说想买设备回国,但钱不够。约翰有个主意:把实验室用旧的设备“折旧”处理,然后免费送给他。这些设备其实还能用,后来被赵忠尧带回国。

这批设备对中国很重要。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专家说,如果没有这些器材,可能要晚十年。罗布泊的蘑菇云,背后藏着两个科学家的跨国合作。

约翰·特朗普后来一直活到1985年,没当过商人,只做科研。赵忠尧回国后经历了很多事,文革时被批斗,但一直没放弃核物理研究。两人后来再没见过面,但约翰当年的决定改变了中国核工业的进程。

这事听起来像电影剧情,但都是真事。特朗普家族出了个总统,却因为叔叔的科学家身份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赵忠尧没拿诺贝尔奖,但他的贡献写进了中国原子弹研发史。

设备捐赠这事当时没人宣传,直到后来资料解密才被发现。约翰为什么帮忙?可能因为觉得科学该共享,也可能看赵忠尧实在可怜。反正他没要钱,也没签合同,就是觉得这事该做。

现在看,中美科技竞争激烈,但六十年前两个科学家能这么合作。赵忠尧在美国学技术,约翰主动送设备,没人管他们爱国不爱国。可能那时候科学家眼里只有科学,不像现在总想着技术封锁。

赵忠尧1998年去世,享年96岁。他最后的日子应该知道中国有了原子弹,但没人给他颁勋章。约翰·特朗普的墓碑上写着“物理学家”,没人提他帮过中国。历史就是这样,有些事当时没人注意,后来才显出意义。

这事说明啥?科学家的选择能改变国家命运。商人家庭出个科学家,可能比出个总统更有用。设备捐赠这种小事,最后成了大国崛起的关键。历史就是这么微妙,一个决定,影响几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历史   原子弹   中国   家族   秘密   设备   约翰   科学家   诺贝尔奖   麻省理工   爱国   叔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