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美国国债这事儿,就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停不下来。2023年1月19日那天,美国联邦债务总额正好卡在31.4万亿美元的法定上限上,这可不是小事儿,直接触发了债务上限危机。
财政部部长耶伦赶紧给国会写信,警告说如果不赶紧抬高上限,政府就得开始耍赖了,比如延迟发社会保障金、军人薪水啥的。
国会那边,民主党想快刀斩乱麻直接加码,共和党却死咬着要先砍开支,两边拉锯了好几个月。街头抗议的、媒体炒作的,闹得沸沸扬扬。
最终在6月3日,国会通过了财政责任法案,把上限暂停到2025年1月1日,总算喘了口气。这法案还附带了些支出控制条款,但本质上就是给债务续命,新增了好几万亿的额度。
美国为啥老碰这红线?说白了就是花钱大手大脚,疫情后刺激计划、基建法案、军费飙升,全都堆到债务上。
2023年危机时,经济学家们算账,说如果真违约,全球金融体系得抖三抖,因为美债被当成“无风险资产”,各国央行都囤了不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时也出来表态,说这事儿会放大经济不确定性。
结果呢?国会每次都最后关头妥协,但每次都留后遗症,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在2023年就把美国展望从稳定降到负面,标普早几年就直接降级了。这不光是数字游戏,还牵扯到国际信心,尤其是对那些大买家的影响。
说到大买家,中国就是头号选手之一。2023年债务危机高峰,美国私下里通过各种渠道跟中国沟通,希望北京多买点美债稳市场。
中国是美债第二大外国持有者,2023年初持有量在8000亿美元上下,占外国总持有的10%多。要是中国带头增持,其他国家跟着买,债券市场就能稳住,收益率不会乱窜,美元地位也保得牢。
回想2008年次贷危机,中国当时大举购债,帮美国渡过难关,那次直接拉低了全球利率,稳住了金融体系。华盛顿的智库报告直言,中国就是“压舱石”,一减持,投资者就慌神,可能会引发抛售潮。
但现实呢?中国没按美国剧本走。相反,从2023年起,中国外汇管理局开始逐步减持。2023年上半年,持有量从8000亿降到7700亿,年底进一步滑到7500亿。
进入2024年,减持节奏没停,3月到次年3月,中国卖了1000亿美元美债,加上之前3000亿,总共甩掉4000亿。这数据来自美国财政部TIC报告,铁板钉钉。
2025年情况更明显,2月持有784.3亿美元,5月掉到757亿,6月756.4亿,7月又降到最低点,创2008年以来新低。
为什么减?一方面是贸易顺差没那么夸张了,中国出口放缓,美元储备不用全砸美债;另一方面,地缘风险高,美债收益率虽高但波动大,中国转而买黄金、欧元债啥的,分散风险。贸易战升级后,关税壁垒一层层加,中国更不愿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
美国那边,明知道中国减持会添乱,还得硬着头皮求。2023年危机时,美财长耶伦公开喊话,说美债市场对全球稳定至关重要,暗示中国别撤。2024年贸易谈判中,也夹带脚求增持,但中国外汇局回应总是“基于市场原则”。
2025年4月,新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在采访中直说,不担心中国把美债当武器,但私下数据上看,外国总持有量虽升到9.13万亿新高,日本、英国填了坑,中国却在边缘游走。
结果市场反应敏感,2025年7月外国流入582亿,但中国那头是净卖出。分析师说,这减持不是恶意报复,而是理性调整,但对美国来说,等于在债务墙上多开个口子。
债务这头闹腾着,美国军事上也没闲着,尤其对华施压,频率高得像家常便饭。2023年债务上限刚碰,美军就加码南海和台海行动。
尼米兹号航母群在南海晃荡一个月多,马金岛号两栖舰也来凑热闹,P-8A反潜巡逻机天天从东海窜南海。P-8A这家伙是波音737改的海军宝贝,反潜侦察一把好手,美国海军有上百架,盟友如澳印英韩也买了不少。
2023年2月27日,一架P-8A从东海进台海中线西侧,解放军东部战区海空力量跟踪监视,美第七舰队还发声明说这是“无害通过”国际空域。
这不是孤例。2023年4月28日,又一架P-8A飞过台海,解放军战机升空伴飞。7月13日凌晨,另一架从台湾岛西侧掠过,时间是当地中午。
全年美军飞机穿越台海至少十几次,P-8A占大头。进入2024年,节奏没慢。4月17日,P-8A刚好在中美元首会晤后一天穿越,第七舰队说这是例行操作。
9月17日,间隔五个月后又来一趟,这是半年内首次,媒体说美海军恢复常态化巡航。11月26日,P-8A再过,解放军出动飞机和舰艇跟踪,北京外交部批这是挑衅。
2025年更密集。7月17日,两架美军飞机进台海,海军声明说加强监视。8月6日,P-8A在台湾附近国际空域差点擦碰,报告称中国战机逼近,凸显风险。9月到现在,穿越没停,澳P-8A也加入,从达尔文基地飞东海黄海。
美军这动作不是瞎来,国务院的布林肯多次公开说,台海不是中国内政,关乎国际航行自由。2023年,他访亚太时强调盟友协调,推动印太战略。国会还批了对台军售,导弹系统源源不断运过去。
为啥债务危机时军事施压还加码?这逻辑说白了就是美国两手抓,一手经济求稳,一手战略围堵。
债务上限碰了,美国需要中国买债稳盘子,但地缘上又怕中国坐大,尤其台海这敏感点。P-8A穿越不光是秀肌肉,还在收集情报,监控解放军动向。
报告显示,中国2023年对台军事压力加大,军演频次升,2024年台湾防务预算也跟着跳,2026年计划大增。美军这施压,等于在提醒北京,别光顾着减持美债,还得顾着南海台海的平衡。
从数据看,这双轨走得美国自己也累。债务利息2025年占GDP 3%以上,军费却一年比一年高,2025财年超9000亿。外国持有美债虽多,但中国减持后,日本成了老大,持1.1万亿,但日本也开始多元化。
市场分析师说,如果中国继续甩卖,收益率得升到5%以上,美联储降息计划就泡汤。军事上,穿越虽常态,但每次都惹中方回应,东部战区公告一发,紧张指数就拉高。
2025年上半年,美军特种部队在台训练增多,海岸警卫队船也加入巡航,解放军相应搞大规模演习,舰艇封锁通道。
长远看,这事儿对全球经济影响不小。美国债务上不封顶,靠卖债过日子,但买家挑剔了,中国减持就是信号。贸易战下,关税一加,中国出口转内销,储备不用全投美债。
军事施压呢?台海穿越成鸡肋,美军飞机虽飞,但风险在涨,近距离事件频发,飞行员安全都成问题。
总的来说,美国这套玩法,短期能续命,长期隐患大。求中国增持是无奈之举,军事施压是惯性使然,但台海这火药桶,一点就着。
全球投资者得睁眼,分散资产是王道,别全押美债。军事博弈呢?和平最好,但现实残酷,各方都得算好账。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