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1951年,一名潜伏多年的特务终于落网,人人以为尘埃落定,谁知他却在押解途中突然高喊一句话,令在场所有人愕然:“害死杨靖宇的人,就在你们解放军里,当大官!”短短十几个字,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风暴。
这是真相的揭露,还是垂死挣扎的挑拨?那位抗日名将浴血牺牲多年,背后竟另有隐情?
1951年春天的北京,一场大雨说来就来。
华北军区军械处的科长陈子平正好在外面办事,赶紧找了个门洞躲雨。
雨下得挺大,不一会儿又跑进来一个人。
两人一对眼,都傻了。
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十多年前跟着他一起投降日本人的警卫员刘其昌。
两个叛徒,一个混进了解放军当科长,一个给国民党当特务,就这么在北京的雨天里碰上了。
雨停了,两人各自散了。
陈子平心里七上八下的,越想越不对劲。
刘其昌知道自己的底细,万一哪天说漏了嘴,自己这些年的伪装就全完了。
想来想去,他决定先下手为强,跑去举报刘其昌是国民党特务。
刘其昌被抓后也不是吃素的。
既然你不仁,我也不义。
他把陈子平的老底全抖了出来,还说这个陈子平根本不叫陈子平,他的真名叫程斌,就是当年害死杨靖宇将军的大叛徒。
程斌这人,1911年生在吉林一个地主家里。
家里有钱,供他读到初中毕业。
在那个年代,初中毕业已经算是文化人了。
毕业后他在一家钟表店当学徒,日子过得挺安稳。
1931年日本人打进东北,年轻的程斌血气方刚,觉得国难当头不能袖手旁观。
他主动报名参加了抗日义勇军,跟着大家一起打鬼子。
刚开始那几年,程斌表现得相当不错。
他有文化,脑子活,打仗也勇敢。
杨靖宇将军特别器重他,把他当成最信得过的人来培养。
东北抗联的战士们都说他是"小杨靖宇",可见他当时的地位和威望。
到了1938年,程斌已经当上了东北抗联一军一师的师长,手底下管着不少人。
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是抗日队伍的中坚力量,谁也没想到他会成为最大的叛徒。
东北的冬天冷得要命,抗联战士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
程斌从小在地主家长大,哪受过这种罪。
时间长了,他开始怀念以前的好日子,对眼前的苦日子越来越不满。
1938年2月,抗联一军的参谋长安光勋被日本人抓住了。
这安光勋也是个软骨头,没怎么打就招了,把程斌的情况全告诉了日本人。
他特别提到程斌这人最在乎家人。
日本人一听有门道,立马把程斌的母亲和哥哥都抓了起来。
他们给程斌传话:要想家人活命,就带着部队投降。
程斌本来就动摇了,现在家人又在日本人手里,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了。
他不光自己投降,还带着手下115个人一起投了敌。
这些原本打鬼子的战士,摇身一变成了专门对付抗联的"讨伐队"。
程斌投降后,为了向日本人表忠心,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带路摧毁抗联的密营。
密营是什么?那是抗联战士们的命根子。
东北冬天零下三四十度,没有密营储存的粮食和物资,战士们根本活不下去。
程斌对这些密营的位置了如指掌,他带着日本人一个个找过去,该烧的烧,该毁的毁。
没了密营,抗联战士们的日子更难过了。
他们不能休息,因为程斌经常在夜里带着日本人追杀;他们没有补给,只能啃树皮吃草根。
许多战士不是死在战斗中,而是活活饿死冻死的。
1940年2月,杨靖宇身边的特卫排长张秀峰也叛变了。
这个被杨靖宇当亲儿子看待的年轻人,不光自己跑了,还带走了抗联仅有的9000块大洋。
没了钱,杨靖宇连买粮食的可能都没有了。
2月22日,杨靖宇只剩一个人在山里躲藏。
他看到几个村民上山砍柴,就托他们帮忙买点吃的和棉鞋。
谁知道其中一个叫赵廷喜的是日伪军的排长,下山就去报告了。
日本人很快包围了杨靖宇,这位抗日名将就这样牺牲了。
1945年日本投降,程斌慌了。
他赶紧去找日本上司商量对策,结果发现人家早就服毒自杀了。
程斌脑子转得快,命令手下把队伍里的日本人都杀了,然后改名陈子平,投靠了国民党。
在国民党军队里,他当上了陈明仁手下的第六师副师长。
解放战争期间,他的手上又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
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
程斌这个老狐狸又开始打新算盘了。
他以"国民党将领陈子平"的身份宣布起义,成功混进了解放军队伍。
凭着他的军事经验和伪装本领,居然还当上了华北军区军械处的科长。
从1938年到1949年,程斌先后当过抗日战士、日伪军头目、国民党军官、解放军干部。
每次变脸都恰到好处,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要不是1951年那场意外的相遇,他可能会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材。
程斌被捕后,所有的伪装都没用了。
调查人员查清了他的真实身份,也查清了他这些年犯下的罪行。
1951年5月12日,程斌和刘其昌一起被执行枪决。
赵廷喜的下场来得更早。
抗战胜利后,他想偷偷回老家,结果被村民认出来了。
1946年,人民政府重新安葬杨靖宇将军时,把赵廷喜押到坟前枪毙,让他给杨将军赔罪。
程斌的故事告诉我们,叛徒可能很会伪装,但历史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以为换个名字就能洗白过去,以为时间长了就没人记得他的罪行。
可是纸包不住火,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那些背叛民族和人民的人,不管藏得多深,最终都会被历史审判。
信息来源:
东北抗日联军史料汇编
《杨靖宇将军传》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资料
1951年华北军区档案记录
吉林省地方志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