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财鉴|重庆啤酒上半年结构性承压,近30款新品“打新”蓄力


作者|子煜

编辑|方圆

排版|王月桃


近日,重庆啤酒披露2025年半年报:营收88.39亿元,同比下降0.24%,归母净利润8.64亿元,同比下降4.03%。


今年上半年,尽管业绩承压,但重庆啤酒没有停下脚步,一边密集上新近30款新品,一边在市场、渠道方面搞创新。半年报发布当日,该公司还宣布拟向佛山公司增资6亿元,凸显其在华南市场突围的决心。


这场围绕产品、市场与渠道的调整,能否让重庆啤酒蓄足马力?


图片来源:重庆啤酒官网

01

近30款新品上市


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一口气推出近30款新品。


新品包括啤酒和非啤酒,涵盖嘉士伯醇滑5°、乌苏啤酒天山原酿、重庆精酿全麦啤酒1L等啤酒品类,也跨界延伸至天山鲜果庄园汽水、乌苏首款能量饮料“电持”等非啤产品。


从精酿升级到茶啤创新,产品矩阵的扩张几乎覆盖了当前啤酒行业的所有热门赛道。


这种“全面开花”的推新策略,带着明确的指向性。


1L 装产品瞄准多人聚餐、家庭自饮等场景,与非现饮渠道的崛起形成呼应。重庆啤酒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到,上半年重庆啤酒旗下1664、乌苏、嘉士伯等品牌在非现饮渠道保持良好增长,带动整体罐化率继续提升。而茶啤、果味汽水等品类,则是对年轻消费群体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回应。


图片来源:嘉士伯中国公众号


重庆啤酒方面向酒讯透露,1L装产品获得了良好的消费者反馈。乌苏秘酿在全国渠道逐步铺货,动销情况理想,乌苏大红袍精酿先在福建上市,目前正向周边市场扩展。饮料产品仍处于培育阶段,在重庆、新疆等基地市场已率先上市,依托现有渠道网络快速进入餐饮和零售终端。


重庆啤酒此轮推新不仅品类多,品牌参与度也高。


众所周知,重啤拥有由本地品牌和国际品牌构成的多元品牌组合,包括乌苏、重庆、山城、西夏等本地品牌,以及嘉士伯、乐堡、1664、布鲁克林等国际品牌。2025年以来,重庆啤酒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向“新”而行,包括西夏X5星空升级版、天目湖全麦芽、京A轻盈马赛克等多个品牌的不同新品。


图片来源:重庆啤酒官网截图


场景化营销与新品上市同步进行。国内品牌乌苏在新疆天马节期间升级品牌IP,重庆结合本地特色并在多地举办啤酒节活动;国际品牌嘉士伯强化与足球、美食场景关联,乐堡通过综艺和线下大型品牌主题活动积极露出,1664则在全国落地“璀璨法式蓝夜”主题派对。


这些动作剑指品牌终端认知度提升,也试图在现饮渠道疲软的背景下,通过消费场景创新拉动动销。


广科战略首席咨询师沈萌指出,推出新品也是为了寻找新的竞争优势,在对任何产品都没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通过加大新品推出的数量,尽可能满足市场需要,由消费者反向筛选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图片来源:摄图网

02

结构与市场转向


产品端热闹背后,是重庆啤酒在探索结构性增长放缓的解决方案。


财报显示,2025上半年,重庆啤酒高档产品(8元及以上)营收52.65亿元,同比仅微增0.04%。结合此前几年发展来看,重庆啤酒高端产品营收增长放缓。


历年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 2024 年上半年,重庆啤酒高档产品营收分别为15.66亿元、25.42亿元、28.81亿元、29.31亿元、52.63亿元,增幅分别为22.22%、62.99%、13.33%、1.74%、2.82%。横向对比来看,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实现营收55.36亿元,同比增长9.32%。


图片来源:酒讯制图


不过,在高端产品增长放缓的同时,经济产品正在加速上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经济产品(价格为4元以下)同比增长5.39%。


对于产品结构上的变化,重庆啤酒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从价格层级到消费体验不断丰富产品组合,既让消费者能喝到更好的啤酒,也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同时,持续推出符合趋势的创新产品,不仅能带动大众产品增长,这些创新也会带动整体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当然,更深层的原因或许与行业环境相关。今年二季度以来,现饮渠道(餐饮、夜场)受消费疲软影响持续承压,而这正是高端啤酒的核心阵地。


与此同时,消费价格带出现显著变化,8元以下的主流与经济型产品需求相对坚挺,8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则陷入混战,百威亚太将资源转移到8-10元价格带“核心++”市场,华润啤酒则发力8-10元以及10-12元价格带,燕京啤酒更是由卡位8元价格带的燕京U8强力拉动,高端角逐都在方寸之间。


图片来源:酒讯制图


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区域市场的分化形成了呼应。


2025上半年,重庆啤酒西北区营收同比增长1.75%,而曾在2023年超越西北区成为第二大市场的南区(即华南),营收同比下滑 1.47%。


要知道,南区市场是重庆啤酒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嘉士伯中国区业务整体并入上市公司之前,嘉士伯中国区总部就设在广州,并且最早在广东惠州建设工厂辐射华南市场。


如今增速转负,背后是华南市场的激烈厮杀。本土强势品牌珠江啤酒深耕区域的同时,还有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全国性啤酒巨头聚焦于此。 以燕京啤酒为例,2025年上半年,华南市场贡献了其21.39%的营收,达18.31亿元,同比增长0.3%,成为仅次于华北地区的第二大市场。


图片来源:燕京啤酒2025上半年财报截图


事实上,无论是高端线增速放缓,还是南区市场增长承压,是整个行业都在存量市场中争夺有限增长空间的侧影。当下的竞争局势表明,无论是推进高端化还是深耕区域市场,都不再是简单的投入即有回报,而是对策略精准度和执行定力的更高考验。

03

创新依旧是突破口


南区承压,让重庆啤酒华南布局的动作更紧迫。


半年报披露当日,重庆啤酒宣布向佛山公司增资 6 亿元,用于增强其资本实力,优化其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提升佛山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图片来源:重庆啤酒公告截图


重庆啤酒方面表示,南区市场仍是公司未来布局的重点,公司会继续结合佛山酒厂的产能优势,逐步推进品牌建设、渠道深耕和产品结构优化。


据了解,佛山三水工厂于2024年8月投产,直接将华南供货时间缩短 80%。同时,提升华南市场产能是嘉士伯“大城市计划”推进的重要一环。


所谓“大城市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发展强势市场,建立更完整的销售网络。


业绩说明会上,重庆啤酒财务副总裁陈伟豪强调,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在“大城市”销量继续增长,受到现饮渠道的影响,部分沿海城市销量增速放缓,但在一些城市有双位数增长,“我们专注在非现饮渠道和品牌组合的调整来应对市场变化。”


这显示出重庆啤酒可能避开与竞品在现饮渠道的直接对抗,转而通过即时零售、商超等渠道强化罐装产品渗透。


如今,即时零售已然是酒企新战场。青岛啤酒新鲜直送业务已经涵盖33个城市近千家门店,并与美团、饿了么、抖音小时达等众多渠道展开合作。燕京啤酒推动大单品燕京U8与歪马送酒、京东酒世界合作,仓储覆盖16个城市。啤酒企业们从餐饮商超渠道转向电商、即时零售等渠道的全面覆盖,提升市场竞争力。


图片来源:青岛啤酒新鲜直送公众号


即时零售浪潮,重庆啤酒也身处其中。据了解,重庆啤酒专门设立了“即时零售作战单元”,协同各个部门在不同渠道和区域的合作。数据显示,嘉士伯2024年在美团闪购的交易额达到10亿元。


从密集推新到华南产能加码,再到即时零售渠道深耕,重庆啤酒的一系列动作,本质上是在行业震荡期寻找“稳增长”的支点。但新品效应还未完全释放,渠道之争日益激烈,这些调整能否转化为持续的增长动能,或许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转载说明:禁止未经授权转载或改编,否则依法追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美食   结构性   重庆   上半年   啤酒   新品   燕京   乌苏   渠道   市场   华南   产品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