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重阳节,你家的重阳糕买好了吗?

今天(10月29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习俗。目前,2025年上海菊花展已开幕,感兴趣的市民朋友不妨前去一观(点击“”查看详情)。而吃软糯甜蜜的重阳糕,是不少人心中最贴近生活的过节仪式感。那么,关于重阳糕的“传说”,你都知道吗?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周易》把自然数的奇数一、三、五、七、九称为“阳数”,偶数二、四、六、八称为“阴数”。而“九”是自然数中最大的数,《周易》以为“九”是“阳之极数”。顾名思义,“重”就是重复、重叠,把“九月九日”称为“重阳”,就是两个“阳数九”重叠的意思。

吃重阳糕的风俗由来

在民间口口相传的风俗中,登高、佩戴茱萸囊就成了这一个节日的主要风俗。然而,中国幅员辽阔,有山地,有平原,平原无山可登,这样一来不是给希望登高避凶者带来了困难吗?于是,有人想到了汉字的谐音原理,用吃糕代替登高

宋代,在平原无山的地区或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里,用吃糕代替登高已成为重阳节的主要风俗。

北宋的《东京梦华录》中记:

汴京(今开封市)城内,重阳“前一二日,各以蒸糕馈送,上插彩小旗”。

南宋《梦粱录》中也讲:

此日都(指今杭州市)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

重阳糕与通常食用的糕无明显差别,只是在糕上插上了一面三角形的纸质小彩旗。古代旗帜多用于军队,旗帜所指就是军队所在,旗帜插在糕上,即寓意人已登上高山,吃重阳糕就代表了重阳登高。

重阳糕也是商人为促销商品,充分借用古代重阳风俗而精心设计的风俗食品。

上海出版的《图画日报·营业写真·卖重阳糕》的配画诗中讲:

《图画日报·营业写真·卖重阳糕》

重阳须食重阳糕,片糕搭额愿儿百事高。

此风不自今日始,菊糕滋味殊堪饱老饕。

重阳糕内掺以菊花粉,所以也被叫作“菊花糕”,在重阳的清晨,家长把重阳糕切成薄片,贴到小孩的额上,再喊三声“愿儿百事俱高”,用以祝愿儿童健康、顺利地成长。这也是上海保存的重阳古风。

《图画日报》所绘“卖重阳糕”图

什么是重阳糕?

其实,重阳糕无固定品种,南方以糯米、粳米为原料,北方以麦面、黏米面为原料。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黏的糕类都称为重阳糕。

沈大成糕团第五代传承人沈晓龙也作出了解释,重阳糕与其他常见糕点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有浓厚的节日属性和独特的造型寓意:制作时,重阳糕通常以糯米粉、粳米粉为主要原料,搭配核桃、桂花、豆沙等馅料或辅料,一层叠一层制作,寓意“步步高”。有的在销售时还会插一面小纸旗,也是呼应重阳节的“登高”习俗。

当下,最经典的重阳糕以红色为表面,这是红曲米粉染色的结果,体现出敬老的美好含义。当然,其他糕团也有“步步高升”“团团圆圆”的好寓意,所以消费者将它们作为重阳节的“仪式感”食物,也无不可。

吃糕注意事项

现制现售的糕团保质期很短,只有一两天。当天吃不完,可将糕团放入保鲜盒中,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

对传统糕团而言,热气腾腾时的口感最好,冷藏后很容易变硬,影响口感。所以,冷藏后的糕团建议复热后再食用。可以使用蒸锅复热,水开后用中火蒸三五分钟。如果时间紧张,也可用微波炉加热。将糕团放入微波炉专用容器中,表面喷少量水,用中高火加热10—20秒。建议短时多次加热,每次加热结束后确认糕团的口感,避免加热过度导致糕团变干或炸开。

因为重阳糕以糯米粉为主料,黏性较大,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腹胀、反酸、消化不良等。建议老年人每次食用一小块,不要贪多。同时,吃时可搭配温开水或淡茶水,既能帮助湿润口腔、软化糕体,也能促进消化,减少黏腻感。

此外,消费者还要根据身体状况选对糕、吃对糕——

肠胃功能较弱的消费者优先选择质地更松软、粳米粉比例稍高的重阳糕,避免选择过于黏糯的纯糯米糕团。食用时细嚼慢咽,帮助肠胃初步分解食物。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糖分摄入,优先选择无额外添加糖、馅料清淡的重阳糕;即使是低糖款,也要控制食用量;食用后要相应减少当天主食,因为糯米粉本质是碳水化合物。

吞咽功能不佳的老年人慎食各类糕团。糕团总体质地黏糯,吞咽功能弱的老年人食用时易发生呛咳,甚至引发窒息风险。这类人群食用前,建议将重阳糕切成一二厘米见方的小块,搭配少量温水或稀粥一同食用;食用时最好有人看护,避免边吃边说话或走动。

综合自人民日报、上海发布、乐游上海、上海网络辟谣

整理:竺嘉茹

编辑:程 前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美食   重阳节   重阳   上海   风俗   寓意   粳米   老年人   周易   切成   百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