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周一,A股走了波缩量上涨的行情,国债期货全线飘红,商品市场则是涨跌对半开,其中贵金属表现特别扎眼,而且整个市场的主线很清晰,就盯着科技板块干。
当天A股大盘是缩量往上走的,指数全涨了。
上证指数涨了0.22%,收在3828.58点;深证成指涨得稍多,有0.67%;创业板指也涨了0.55%;北证50和万得全A这些指数也都有小涨。
不过最猛的还得是科创50,直接涨了3.38%,这涨幅在全市场里算头一份。
成交额方面,当天全天成交2.14万亿元,比前一天的2.35万亿元少了点,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缩量”。
说实话,成交额少了但指数还涨,说明现在资金抱团的迹象挺明显,都往核心板块凑。
板块分化也挺有意思,摩尔线程、GPU、消费电子这些跟科技沾边的概念涨得特别猛,反观旅游、航运、免税这些板块,就有点拖后腿了。
还有个小插曲,减肥药概念股下午突然“跳水”,博瑞医药早上还快涨10%呢,下午直接跌超12%,众生药业也跌了8%多。
当天绿盘的个股超过3000只,除了硬科技那部分保持强势,其他很多股票日子都不好过。
我觉得这种情况也正常,市场主线明确的时候,资金肯定会往主线挤,只是挤得太狠了,后续波动可能会大一些。
聊完股票,咱们再看债券市场,当天国债期货是集体上涨的,而且呈现出“短弱长强”的格局,简单说就是期限越长的合约,涨得越多。
30年期主力合约涨了0.22%,10年期的涨0.20%,5年期的0.13%,2年期的最少,才0.04%。
季末快到了,央行也没闲着,时隔八个月又开始做14天期的逆回购了,当天做了3000亿14天期的,还做了2405亿7天期的,算下来当天净投放了2605亿元,这已经是连续第九天净投放了。
央行这么操作,明显是想呵护市场流动性,季末资金需求通常会大一些,这么一弄能避免资金紧张,对市场稳定帮助挺大。
当天新一期LPR也出来了,1年期的是3.0%,5年期以上的是3.5%,已经连续4个月没变化了。
本来想会不会降一点,后来发现也难怪,2025年二季度末的时候,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降到1.42%了,要是LPR再降,银行压力可能会更大,所以现在保持稳定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后续说不定有机会,上周美联储降了25个基点,还说年底前可能再降50个基点,这对国内政策空间是个好事,说不定以后LPR有下调的可能。
说完股债,再聊聊商品市场,当天商品走势分化挺明显,有的涨有的跌,但贵金属是真的亮眼。
航运里的集运指数欧线涨了2%,基本金属里沪锡涨1.5%,油脂油料里豆二涨1.14%;不过也有跌的,农副产品里鸡蛋跌1.51%,能源品里原油跌1.67%,新能源材料里多晶硅跌得最多,有3.63%。
而沪银涨了3.81%,沪金涨了2.01%,老实讲,现在处于降息周期,对贵金属价格是有提振作用的,后续要是降息继续,贵金属说不定还能有好表现。
这周得留意欧洲经济数据和美国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还有鲍威尔要讲经济前景,这些都可能影响贵金属走势。
当天国新办开了个“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发布会,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到国务院去年出了新“国九条”,还有60多项配套规则,这些都是为了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打基础。
数据上也能看出来,到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大概21.4万亿元,比“十三五”末涨了32%,这部分资金进来,对市场稳定是个实实在在的支撑。
现在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比银行和房地产加起来还高,这说明咱们A股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了。
而且还有个好消息,国内全功能GPU领域的龙头摩尔线程,它的科创板IPO9月26号就要上会了,计划募资80亿,估值255亿元。
我觉得这对A股科技企业挺重要的,说不定能带动整个科技板块的估值,毕竟龙头企业的动向往往能影响整个行业的预期。
除了科技,钢铁行业也有政策落地。
工信部等部门发了《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说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要涨4%左右,还严禁新增产能。
这个方案核心是“稳增长、防内卷”,当天螺纹钢、热轧卷板这些钢铁相关品种就涨了,政策一落地,板块情绪马上就起来了。
其实现在建材、化工这些行业也有产能过剩的问题,钢铁这个政策说不定能给其他行业做个示范,后续要是其他行业也出类似政策,相关板块可能也会有反应。
先说说股票这边,现在处于美元降息周期初期,流动性刚开始释放。
2024年“9.24”大涨后,市场震荡了大半年,现在慢慢有慢牛的意思了,初期“金融+科技”的趋势应该能延续。
大家可以重点看看人工智能、固态电池这些有强产业趋势的板块,还有受益于美元走弱的有色金属,另外大消费、地产这些可能有政策加码的板块,也可以留意它们的轮动机会。
不过得提醒一句,别盲目追高,尤其是现在资金抱团科技,万一风向变了,很容易被套。
债市方面,短期来看,超长期国债期货比如30年期的,现在深度贴水,性价比挺高的,配置价值在提升;长期的话,宽松资金面下,“股债跷跷板”可能要结束了,说不定能迎来“股债双牛”。
当然,债市也不是没风险,要是后续经济数据超预期,或者政策有变化,走势可能也会调整,不能一味地看好。
商品里,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因为全球流动性宽松,后续涨价可能会比较顺,值得长期布局;工业品的话,现在反内卷慢慢进入深水区,行情多来自供给端博弈,得跟着政策落地节奏走,政策出来了再动也不迟,别提前瞎猜。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