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时代的生存哲学(二)破局的关键:先撕掉“卷的滤镜”

当我们说“卷不动了”,我们在反抗什么?

那天深夜。在加班回家的路上,站在十字路口,看着车水马龙我却突然走了神:我现在做的这一切,到底有意义吗?……不知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瞬间,脑海中会突然冒出一连串的疑问:

《内卷时代的生存哲学:从焦虑突围到温柔生活》

为了KPI熬的夜,真的能让我离“成功”更近一步吗?逼孩子背的唐诗、报的奥数班,十年后他真的会感谢我吗?朋友圈里那些精心修饰的“完美生活”,背后是不是也藏着和我一样的疲惫?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一闪而过的疑问,其实是我们的直觉在提醒:眼前的“卷”,可能不是世界的真相,而是我们透过一层滤镜看到的幻影。

这层滤镜,是“别人都在抢,我不抢就输了”的恐慌,是“只有做到第一,人生才有价值”的执念,是“成功只有一种模样”的偏见。它让我们把“加班到深夜”当成“努力”,把“孩子考第一”当成“优秀”,把“月薪过万”当成“幸福”——就像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久而久之,我们忘了世界本来的颜色。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财富”,或许我们不是生活太贫乏,而是被“卷的滤镜”遮住了发现财富的眼睛。

《内卷时代的生存哲学:从焦虑突围到温柔生活》

在第二章里,我想和你一起撕掉这层滤镜:

——那些让我们熬夜、焦虑、互相追赶的“努力”,有多少是真的在创造价值,又有多少只是在做无意义的消耗?

——我们拼死追逐的“成功模板”,到底是自己想要的,还是被社会、被他人塞到手里的?

——对抗内卷,真的只能在“疯狂卷”和“彻底躺”之间二选一吗?有没有一种中间状态,既能认真生活,又不被焦虑绑架?

接着往下看,或许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让我们疲惫的不是“努力”本身,而是我们对“努力”的误解;让我们焦虑的不是“不够好”,而是我们用了别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人生。

不过,撕掉滤镜的过程,可能会有点疼——毕竟习惯了被外界的声音推着走,突然要自己掌舵,难免会心慌。但只有看清真实的世界,我们才有资格问:

“这条路,真的是我想走的吗?”(关前)

《内卷时代的生存哲学:从焦虑突围到温柔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美文   滤镜   哲学   关键   时代   焦虑   努力   世界   温柔   贫乏   诗人   奥地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