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接近尾声,4个反常现象出现,消费风向彻底变了

文|穆晞

编辑|穆晞

国庆黄金周接近尾声,各大商家摩拳擦掌迎接的消费狂潮,却悄悄发生了变化。

当你发现身边年轻人宁愿花200元,甚至加价买一只玩偶也不愿凑满减券,当朋友圈晒货狂魔变成旅行vlog达人,当商场最火的不是服装店而是沉浸式剧本杀——这意味着什么?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极目新闻】【纵相新闻】【红星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情绪价值成消费主力军

走进北京三里屯的潮流集市,26岁的互联网运营小陈举着刚买的落日灯自拍杆对记者坦言:198元买一束人造夕阳很值,每天加班回家看到投影在墙上的橘色光晕,就像给疲惫生活打了一剂强心针。

毕竟对于现在的一些打工人来说,每天晚上下班,只能看到写字楼的人造光源,当“牛马”的日子里,已经很久没见过夕阳了。

这种被经济学家称为“情绪消费”的现象,正在00后消费者中蔚然成风。

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为能产生情感共鸣的商品付费,一个能陪伴入睡的智能香薰机,一套能宣泄压力的解压玩具,这些看似非刚需的消费实则构成了当代青年的精神刚需。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潮玩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2%,其中带有治愈属性的毛绒玩具品类增速达47%。

不仅是流水线产品,主打“独一无二”的手工定制玩偶在电商平台上更是异军突起,一件难求。它们被赋予了人格、故事和情感,成为年轻人倾诉心声的“搭子”。

与此同时,“宠物经济”作为情绪消费的另一个极端,正展现出其强大的基本盘。据统计,中国养宠家庭已突破1亿户,95后已成为养宠“主力军”。

他们为宠物购买的已不仅是猫粮狗粮,更是“家人”般的情感联结。

从上千元的智能猫厕所、设计感十足的宠物时装,到宠物摄影、宠物烘焙、甚至宠物行为心理学课程,年轻人毫不吝啬。

一位宠物主道出心声:“它是我在这个大城市里最稳定的情感依靠,为它花钱,就是为我的孤独感和情感需求买单。”

在杭州运河边的深夜书店,售价88元的“星空读书会”场场爆满。

95后消费者王小姐的说法颇具代表性:买衣服会过时,但为一次能躺在仿真草坪上看银河的阅读体验付费,这种记忆永远鲜活。

这种从物质满足到精神疗愈的消费转向,正在重塑商业世界的价值坐标系。当年轻人开始用情绪价值丈量商品价值,商家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从货架到场景,消费主场正在转移

中国人的钱包正从商场货架转向生活场景。

据文旅部门最新统计,今年暑期演唱会经济带动消费规模同比增长2.3倍,周杰伦天津站四场演唱会带动当地旅游收入超30亿元,这种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的现象已成新常态。

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穿着汉服打卡的90后情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相比买新款手机,我们更愿意花5000元来场深度文化游。在仿古街巷体验投壶游戏,在沉浸式剧场与'李白'对诗,这些互动体验比任何奢侈品都让人满足。

这种转变在数据上得到印证:2024年上半年全国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比首次突破12%,而服装类消费占比则连续三年下降。

更值得关注的是微度假经济的爆发式增长。

距上海一小时车程的莫干山民宿主理人透露:“八月周末的星空露营+自然手作套餐已预订到十月,客人不再满足于住宿,而是追求完整的场景化体验。

这种从购买商品到购买体验的迁移,正在重构整个消费产业链的价值分配。

从卖产品到卖IP

面对消费主战场的转移,敏锐的商家早就站到了新的变革风口上。

在南京路步行街的百年老字号茶庄,记者看到传统茶叶柜台旁新增了与热门仙侠游戏联名的“主题茶歇区”。

消费者不仅可以购买到游戏角色主题的限定茶礼,还能在还原游戏场景的空间里打卡、参与线下任务,甚至与COS成游戏角色的店员互动。

店长介绍:“这套268元的‘沉浸式仙侠茶文化体验’套餐,销量已是传统茶叶礼盒的3倍,吸引了大批原本对茶叶不感兴趣的年轻游客。”

这股由游戏、动漫驱动的IP消费风暴,在线下集中引爆于各类漫展。

在上海举办的Comicup等大型动漫游戏展上,人头攒动,盛况空前。年轻人身着精心准备的COS服装,他们的消费目标明确且狂热:限量版手办、画师签绘、游戏周边、联名服装……

一个展位单日销售额破百万已非奇闻。某国风游戏与敦煌博物馆联名推出的“数字飞天”蓝牙音箱,在展会上首发即被抢购一空,随后在电商平台被炒至原价三倍。

以米哈游旗下游戏《崩坏:星穹铁道》为例,9月15日,该游戏开启了与瑞幸咖啡的联动,年轻人的消费力真的不容小觑,联动产品几乎撑不过一天。

有些年轻人为了拿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周边,原本紊乱的生物钟也正常了,早上七点钟就已经在瑞幸门口排队了。

联动的冷变杯更是一秒售罄的程度,就算后来又补货了三万个杯子,还是有许多游戏玩家没有抢到。

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服务业态中。成都某大型商场将整层楼改造为宋代市集,消费者穿着宋制汉服体验点茶、焚香,商户通过出售文化体验实现坪效提升40%。

这种将商业空间转化为文化场景的模式,正在全国各大城市快速复制。当商户开始贩卖的不是商品而是生活方式,商业世界的游戏规则已被彻底改写。

新消费生态催生经济新增长

这些消费新趋势将把中国经济带向何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报告指出,体验式消费的繁荣正在催生三大新增长极: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情感设计服务业、在地化体验经济。

在技术层面,AR/VR技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全新市场。某科技创业公司开发的“历史重现”眼镜,让游客在圆明园遗址看到数字复原的古典园林。

现在这个项目已获得超3亿元风险投资。专家预测,到2027年,沉浸式体验技术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种消费转型正在改变区域经济的现状。

贵州黔东南的苗寨通过开发非遗手工体验课程,单月吸引深度游学游客同比增长150%;山东淄博在烧烤热潮后快速推出陶瓷琉璃制作体验工坊,成功实现网络热度的变现。

这些案例证明,当消费从标准化商品转向个性化体验,各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正转化为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结语

站在国庆消费季的门槛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消费行为的改变,更是一个民族从物质富裕走向精神丰盈的生动体现。这些看似“反常”的现象,实则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

当14亿人的消费选择从更多到更好,这场静默的消费变革才刚刚开始,而你我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极目新闻】【纵相新闻】【红星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财经   反常   风向   尾声   现象   年轻人   游戏   宠物   情感   场景   价值   新闻   经济   文化   红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