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粽子,到底煮几分钟?牢记3个要点,软软糯糯不夹生

瞅着剥开粽叶的粽子,外面看起来是熟了,软糯软糯,但用筷子剥开里面却还是生米,真的是无力回天啊,每年一到端午节煮粽子就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要么是没煮透,要么就是水唧唧,这粽子根本没法吃嘛,心中疑惑粽子到底要煮多少分钟才好呀,跟隔壁邻居张阿姨说出这个问题,她笑着对我说,想要粽子煮出来软糯不夹生牢记3个要点,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浸泡预处理:让米粒吸饱水
干粽叶处理:去年我用的是干粽叶,直接包粽子,米粒就吸水不好。今年我提前 48 小时泡干粽叶,每 12 小时换一次水,粽叶就变得又软又有劲儿。新鲜粽叶得煮 5 分钟杀菌。
糯米浸泡:邻居张婶教我用 40℃的温水泡糯米,还加 1 勺食用油。我做了对比:泡 4 小时的糯米煮熟后还有白芯,泡 8 小时的糯米就亮晶晶的。最好泡 6 - 8 小时,这期间换水 2 - 3 次。
配料处理:把五花肉切成块,用酱油、料酒腌 6 小时;蛋黄喷点白酒去腥;香菇泡好了炒一炒更香。别忘了红豆这些干货得单独煮到半熟再包。

二、煮制关键控制:时间和火候的讲究
水量控制:第一次煮粽子的时候水没盖过粽子,所以上层夹生了。现在我会加够水,水面比粽子高 10 厘米,再用个重碗压着免得浮起来。中途补水得加热水,我用恒温水壶把水保持在 80℃备用。
火候转换:用燃气灶先大火煮开,然后转中小火保持微微沸腾。去年用电磁炉煮的粽子口感不好,今年换成燃气灶,定时器设成:大火 20 分钟+小火 2 小时+焖 30 分钟。
时间参考:
100g 的小粽子:煮开后 1 小时
150g 的中号粽子:1.5 小时
200g 的大肉粽:2 小时
杂粮粽得多煮 30 分钟

三、出锅验证:三个办法判断熟没熟
嗅觉判断:去年闻到满屋粽香就关火,结果是夹生的。现在得等到香气里有米糖化的焦甜味,一般在煮的最后半小时才有。
触觉测试:戴上隔热手套捏捏粽子角,有弹性不粘手就熟了。我专门买了食品级测温计,中心温度 95℃以上最保险。
视觉检验:捞一个出来剪开,米粒是半透明的,用筷子划开没有白线。去年我就错在只检查最上面的粽子,其实锅底的熟得更快。

看着一个个煮熟的粽子金黄金黄的,吃起来的口感又软又糯,不得不感叹煮粽子也是一门技巧活,并不是简简单单往锅中加水一放就行了,而是要慢工出细活,掌握好的方法以及耐心,这样煮出来的粽子特别好,不夹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6

标签:美食   粽子   要点   小时   糯米   米粒   去年   火候   口感   大火   金黄   测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