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中秋:饼香桂馥,月色人间

若说中秋的热闹与风雅,宋朝当仁不让。这个重文轻武、经济繁荣的时代,将中秋的习俗从宫廷贵族推向市井民间,酿成了一壶醇厚的节日佳酿。

月饼,在宋代第一次真正成为中秋的主角。它不再是贵族宴席上的点缀,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应景美食。当时的月饼被称为"宫饼"或"小饼",苏轼曾写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诗句,足见其皮薄馅足、香甜可口的特点。中秋之夜,家人围坐,分食一块象征团圆的月饼,已成为普遍的习俗。

赏桂花也在宋代蔚然成风。每逢中秋,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寻常巷陌,处处可见桂树婆娑。人们会在庭院中摆上酒席,赏桂饮酒,吟诗作对。李清照笔下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正是对桂花清雅香气的生动描绘。那浓郁又不张扬的香气,与皎洁的月光交织,成了宋时中秋最独特的嗅觉记忆。

除了吃月饼、赏桂花,宋代的中秋还有许多新奇玩法。夜市上,商贩们会售卖兔儿爷、灯影等玩具,引得孩童们追跑打闹;文人雅士则会乘船游湖,赏月赋诗,甚至在月下斗茶取乐。整个城市从白天到深夜,都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里,连空气中都飘着团圆的甜味。

宋时的中秋,没有现代的霓虹闪烁,却有着最纯粹的人间烟火气。一块饼、一缕香、一轮月,便足以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与诗意。这种风雅与热闹并存的传统,也深深影响了后世,让中秋成为中国人心中最温柔的文化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美食   月色   中秋   人间   月饼   宋代   风雅   团圆   习俗   香气   寻常   兔儿爷   月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