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整体走的还是比较强的,特别是低开之后,持续走强,而且尾盘还能稳得住。
这方面给市场人气带了比较明显的回暖。
另外从盘面上来看,稀土永磁走的比较强,全天基本上都是领涨的,板块内包钢股份、北方稀土涨、中国稀土等出现涨停,板块内有4个20cm。
甚至,跟踪稀土产业指数ETF涨幅约7.34%。在大盘整体疲软的背景下,这个表现算得上“出圈”。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可能是消息面的影响,但是其实如果我们跳出短期情绪,回到基本面本身,会发现这一轮上涨,其实有三个可验证、可持续、可追踪的逻辑支点。
这方面是值得我们持续跟踪和关注的。
过去十年,国内稀土行业最大的问题不是资源不够,而是太多了,反而成了负担。
资源分散、地方竞争、低价出口,一度让“工业黄金”卖出了“白菜价”。
2010年代,国内稀土企业毛利率普遍在15%以下,不少企业过紧日子。
这不是资源的问题,是管理的问题。
但情况正在改变。
2021年,中国稀土集团成立,整合了中铝、五矿、赣州稀土等核心资产,形成“南北双极”格局(北方以北方稀土为主,南方以中国稀土集团为主)。
这个动作的意义,在于终结无序竞争。
就像美国的铜矿公司Freeport和智利的Codelco不会天天打价格战一样,当行业集中度提升后,企业才有动力去考虑长期定价、技术投入和产业链延伸。
现在,国内主要稀土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已经建立。
以北方稀土为例,其每月发布的稀土产品挂牌价,已成为行业风向标。
这种“报价机制”的存在,本身就说明,行业秩序较以往有所改善。
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等多个前沿领域。当前,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稀土材料的需求正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
需求端:四大领域拉动增长
1、新能源汽车:
高性能钕铁硼是永磁同步电机的核心材料,单车用量在2–5公斤之间。随着全球电动车渗透率稳步提升,对高端磁材的需求持续攀升,成为稀土消费的重要增长极。
2、风电产业: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大量使用钕铁硼磁体,一台大型机组可消耗数百公斤稀土。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加速布局的趋势下,风电领域对稀土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3、智能制造与机器人:
伺服电机是自动化设备的关键部件,而高性能稀土永磁是其核心材料。随着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兴起,相关需求有望迎来加速释放。
4、消费电子与节能家电:从智能手机的线性马达到空调压缩机电机,稀土永磁材料在提升能效和小型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这些需求的共同特点是:不依赖短期刺激,而是嵌入在全球制造业升级的大趋势里。
换句话说,稀土的需求逻辑,或许已经从“主题博弈”转向“产业跟踪”。
本轮稀土行情的可持续性,已开始从资本市场反馈传导至企业基本面。
来看一组数据:
北方稀土近日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5.1亿至15.7亿元,同比增长约272.5%–287.3%。
注意,这不是全年预测,是前三季度。
更关键的是结构变化:
1、稀土原料产品毛利率回升至35%以上(2022年一度低于20%)
2、稀土功能材料业务毛利率超过约25%
3、高附加值产品(如新能源用磁材)占比持续提升
这说明什么?说明企业不仅“卖得贵了”,而且“卖得更好了”。
过去,北方稀土约80%收入来自原材料销售,属于典型的资源型企业。
但现在,它正在向下游延伸,做毛利更高的磁材加工。这种转型,哪怕在传统周期行业里,也属于“升级打法”。
再看另一组数据:近期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联合上调稀土精矿采购价,环比涨幅约37%。
这个涨幅看起来大,但要结合背景看——过去两年稀土价格整体处于低位,当前价格仍低于2022年高点。
也就是说,这一轮涨价,更像是“补涨+利润修复”。
市场总喜欢为每一次上涨找一个“催化剂”。
但真正值得持有的资产,往往不是因为某条新闻涨的,而是因为基本面悄悄变好了。
这一轮稀土行情,表面看是事件驱动,实则是一场的盈利修复迹象显现。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种趋势能否持续?
这方面可以跟踪下个月的挂牌价、三季度行业整体的毛利率、以及下游的排产数据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