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法变了,稀土对美国开放,特朗普忙活180天,给中国做了嫁衣

«——【·前言·】——»

第二次延长关税战,中方的打法变了,稀土开始对美国部分开放,特朗普忙活了半年多,反而给中国做了嫁衣。

根据商务部发言人消息,8月12日中国延长对美关税,美方也相应延长对中国关税。

«——【·关税博弈下的稀土松绑玄机·】——»

8月12日,中美两国同步宣布延长关税措施,这场持续数年的贸易博弈进入新回合。就在市场聚焦关税杠杆时,中国商务部的两项决定悄然改写了稀土博弈的剧本:对16家美国实体继续暂停两用物项出口管制90天,同时对12家实体停止执行相关措施。

这意味着,曾被视为“战略武器”的稀土资源,正以精准调控的方式重新流入美国市场。表面上看,这是贸易休战的技术性调整,实则暗藏大国博弈的深层逻辑。

根据商务部发言人披露,此次调整涉及的两用物项中,战略稀土资源占据核心位置。中国通过“定向松绑”策略,既回应了美国在谈判中的诉求,又为自身争取到战略主动。

例如,对通用、福特等汽车企业的稀土供应商开放出口许可,既缓解了全球供应链压力,又通过审批流程牢牢掌握主动权——所有出口申请均需经商务部严格审查,确保不涉及军事用途。

这种“开闸但不放水”的操作,让中国在国际舆论场赢得“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同时,也为后续谈判预留了筹码。

«——【·特朗普政策的反噬效应·】——»

自2025年4月以来,特朗普政府推出“独立稀土定价机制”,以近乎两倍于市场价的补贴吸引本土企业投入稀土生产。五角大楼甚至注资4亿美元成为MP Materials最大股东,试图打造“稀土独苗”供应链。

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稀土总动员”却陷入尴尬境地:美国唯一在产的芒廷帕斯矿仅能生产轻稀土,而国防工业急需的中重稀土仍需依赖中国加工。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终砸向了自己。MP Materials因对华出口面临125%的关税,被迫停止向中国供应稀土精矿,导致其80%的营收来源中断。

这家被寄予厚望的美国稀土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达2264万美元,股价较峰值下跌30%。而中国通过调整出口策略,6月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量暴增7倍,随后又通过打击走私和收紧审批稳定市场节奏,7月出口量环比回落23%,精准控制着全球稀土市场的脉搏。

«——【·中国策略的底层逻辑重构·】——»

中国此次政策调整,本质上是对稀土战略价值的重新校准。2025年4月实施的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已通过市场杠杆实现了多重目标:镝、铽等关键元素价格暴涨五倍,国内外价差一度超过3倍,迫使美国军工企业承受高昂成本。

而此次选择性松绑,正是在巩固前期成果基础上的战术调整。 具体而言,中国通过三项机制重塑博弈格局:建立动态审批体系,对宝马、大众等民用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同时对涉及国防用途的申请实施“静默拒绝”。

强化战略资源保密,首次未公开2025年稀土开采配额,通过环境税和全流程追溯系统,将稀土价值与环境成本深度绑定;推进稀土冶炼技术升级,北方稀土绿色冶炼项目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成本降低30%的同时,产能跃居全球第一。

这种“技术+规则”的双重壁垒,让美国即便投入百亿补贴,也难以在短期内突破中国的产业链优势。

«——【·结语·】——»

这场稀土博弈的影响早已超越中美两国。当中国对美松绑稀土出口时,欧盟正加速推进《关键原物料法》,计划投入10亿欧元建设本土稀土链,但预计2030年自给率仅20%。

日本车企因中国管制导致的生产线停滞,也促使其寻求与澳大利亚的稀土合作,却始终无法摆脱对中国加工环节的依赖。

中国的策略调整,实质上是在测试全球供应链的韧性阈值。通过6月出口激增7倍、7月主动收缩的“脉冲式”供应,中国向市场传递明确信号:稀土供应的稳定性取决于中国的战略选择。这种“可控波动”策略,既避免了供应链崩溃引发的全球恐慌,又让各国深刻认识到中国在稀土价值链中的不可替代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财经   稀土   美国   忙活   嫁衣   打法   中国   关税   战略   策略   市场   全球   管制   商务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