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盯着能源设施打,俄罗斯原油出口受阻,中俄合作或受冲击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最近去加油站,不少人应该能感觉到油价又有点波动,超市里的日用品、菜市场的蔬菜,好像也比几个月前贵了些,可能有人会纳闷,远在欧洲的俄乌冲突,怎么就影响到咱们的日常开销了?

这场打了挺久的冲突突然升级,乌军直接瞄准俄罗斯的能源核心枢纽动手,黑海重要石油港口遭无人机突袭,俄罗斯的原油出口一下子就卡壳了。

一个地区的打仗,为啥能牵动全球人的生活?普通家庭的开销,咋就被这场异国战争间接影响了?

俄乌战场,最激烈的打斗不在开阔平原,而在顿涅茨克州一座叫波克罗夫斯克的小城,这座看着不起眼的城镇,是东部战线的关键物流要道,双方围着它拉扯了整整一年,谁都不敢松手,毕竟丢了这座城,整个东部防线的稳定就彻底保不住了。

这座城内一天就爆发了50次密集激战,俄军先是用航空炸弹和火箭炮把城区炸了个遍,想把乌军的防御工事彻底摧毁,之后又派小分队开路强攻,势要拿下这座战略要地。

面对这么猛的攻势,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直接跑到前线督战,明确说城市没被包围,还强调乌军仍牢牢攥着关键补给通道,已经增派特种部队反击。

瑟尔斯基在社交平台也说了,乌军正在全面行动,目标就是把波克罗夫斯克的俄军赶出去,他也没藏着掖着,承认守军靠着经营了两年的地下工事硬扛,现在战场已经到了“白刃战阶段”,每争一寸土地都得付出血的代价。

俄方则是另一种说法,声称已经打垮一支乌军特种部队,还说已经把波克罗夫斯克围起来了,但这消息没得到第三方的核实。

前线陷在胶着里没进展,双方都想找个突破口打破僵局,现代战争本来就特别依赖资源和后勤补给,与其在前线死磕,不如打击对方的战略后方、切断能源和物资供应,这种方式见效更快。

也正因为这样,后来乌军才盯着俄罗斯的能源设施打,俄军也加大了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打击力度。

就在波克罗夫斯克的白刃战打得火热时,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政府通过Telegram紧急通报,黑海重要石油港口图阿普谢,被乌克兰的无人机炸了。

这场突袭来得特别突然,两艘外国民用船和港口设施都受了损,其中一艘油轮当场起火,好在船员撤得快,火后来被扑灭了,没造成人员伤亡。

图阿普谢港可不是普通港口,它是俄罗斯石油运输的核心枢纽,每天能运30万桶原油出口,还是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关键炼油厂的所在地。

俄罗斯本来就靠能源出口撑着,这座港口就是它的“能源大动脉”,能不能正常运转,不仅影响俄罗斯自己的石油产业,还直接牵动着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

这次空袭的破坏比想象中严重,无人机残骸掉在油轮甲板上引发大火,把油轮上层结构烧得不成样子,港口的输油终端控制室和好几段管道都坏了。

原油输送直接受影响,更严重的是,爆炸的冲击波把附近火车站的玻璃都震碎了,郊外有些居民楼还裂了缝,能看出这次袭击的威力确实不小。

这已经是图阿普谢港及周边设施在2025年第五次遭袭了,再加上之前乌军已经炸过俄罗斯不少炼油厂,现在俄罗斯40%的炼油产能都暂时停了。

说白了,乌军这么做的心思很清楚,通过反复打能源设施,让俄方的供应压力变大,打乱它的军事物流,还得让俄军多花钱在军费上,这也是对俄军持续炸乌克兰电网的回应。

而这场对能源枢纽的袭击,直接让俄罗斯的原油出口卡住了,俄罗斯本来就是全球主要的原油出口国,它的供应一波动,国际市场马上就有反应。


图阿普谢港一瘫痪,每天30万桶原油没法按计划运到全球各地,本来就敏感的国际原油市场,这下直接被搅乱了。

这边乌军盯着俄罗斯的能源设施打,那边俄军也没闲着,直接对乌克兰中部和南部展开了密集空袭,结果就是大量平民伤亡,能源系统也瘫痪了。

根据乌克兰总检察长办公室的通报,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和敖德萨州在空袭中死了6个人,其中还有两名儿童,扎波罗热州州长费多罗夫说,空袭让该州2人受伤,近6万户家庭断了电。

顿涅茨克州更惨,能源设施被炸毁后,整个地区都停了电,居民的正常生活完全被打乱。

法新社公布的数据更能说明俄军的攻势在升级,10月份以来,俄军一共向乌克兰发射了270枚导弹和5298架远程无人机,其中导弹发射量比9月多了46%,创下2023年有记录以来的单月最高。

密集的空袭不光对着军事目标来,还炸到了不少民用基础设施,水电油气供应断了成常态,乌克兰民众在冷天里日子过得特别难。

因为受到炮击影响,扎波罗热核电站已经启动了应急供电,这座核电站是欧洲最大的之一,它的安全状况让全世界都揪着心,一旦核电站发生泄漏,后果根本不敢想,不光俄乌两国,整个欧洲甚至全球的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都会受严重威胁。

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紧急呼吁双方停火,还要求建立专门的核安全区,就怕局势再往失控的方向走,不管是乌军打俄罗斯的能源设施,还是俄军炸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到最后吃亏的都是普通老百姓。

能源设施坏了导致原油供应紧张,基础设施毁了让民生保障没了着落,这场互相打击的局面,正把人道危机推向更严重的地步。

俄乌双方一边在前线拉锯,一边在后方互相打击能源设施,这种双重博弈早就超出了两国的范围,影响正通过能源、贸易这些纽带,传到全球每个角落。

对全球能源市场来说,俄罗斯40%的炼油产能停摆、图阿普谢港的原油出口受阻,直接让国际原油供应变紧张了,本来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就刚好平衡,现在一个核心出口枢纽瘫痪,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目前,那些依赖俄罗斯原油的欧洲国家,已经有加油站出现排队加油的情况,化工企业因为原料不够,只能调整生产计划,而油价一波动,又会影响到交通运输、农业生产这些领域,物流成本涨了、化肥价高了,这些成本都会转到消费者身上,导致全球物价跟着涨。

对普通家庭来说,这种影响是实打实的,开车上班的人会发现油费越来越贵,超市里的塑料制品、化纤衣服这些和化工相关的产品,价格都涨了,就连蔬菜水果,也因为运输成本增加而变贵。

尤其是那些能源靠进口、收入不高的群体,日子会更难,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对企业来说,能源价格上涨就意味着生产成本增加,制造业、物流行业最先受影响,小企业的利润被挤压得厉害,有些甚至只能缩小生产规模。

本来全球供应链就因为各种原因不稳定,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波动,让供应链的问题更严重了,国际社会对冲突升级越来越担心,除了呼吁停火和建立核安全区,不少国家也在找其他的能源供应渠道,想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但能源格局的调整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短期内全球能源市场的波动还会持续。

这场围绕能源设施和战略要地的冲突,根本没有真正的赢家,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受阻,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毁得厉害,老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而全球民众,却要为这场遥远的战争,多花油费、多付生活费。

冲突持续的时间越长,对全球民生的影响就越深,人道与安全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现在国际社会最盼着的,就是双方能坐回谈判桌,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毕竟只有停止冲突,能源市场才能恢复稳定,民生保障才能慢慢改善,这才符合全球各国的共同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财经   俄罗斯   原油   设施   能源   乌克兰   俄军   全球   无人机   港口   冲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