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提醒:少和“精神老人”打交道

近几年,原生家庭这个词被用得非常多,不少年轻人、中年人,纷纷吐槽自己在父母、亲戚长辈那里遭受的语言暴力和创伤经历。

大家得出的结论是,不要和老人长期住在一起,不要和老人交流……

这些听起来不那么“友善”却也客观直抒胸臆的话,确实反映了很多子女的人生困境。

然而,不是所有老人,都让你疲惫心累,压抑窒息的;

那些懂尊重,讲文明,积极生活,有爱心的老人,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存在。

我们真正要少打交道,甚至不打交道的,是那些“精神老人”们。

精神老人们没有确切的定义,如果要我来定义,那就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1. 经常缅怀过去的辉煌,并把它作为在子女面前耀武扬威、指手画脚的资本;
  2. 喜欢细嚼人生的痛苦,且喋喋不休地灌输给年轻的子女,哪怕对方根本不受用;
  3. 用唠叨、反复提醒的方式,给子女制造压力和焦虑,还美其名曰“为你好”,殊不知,这些就是造成子女精神危机的肥沃土壤。
  4. 沉迷于对子女的说教,习惯性占高位,不允许别人不配合自己的规训,不允许别人违背自己的意志做事;
  5. 等级意识很强,喜欢通过贬低打压你,在人前显摆自己的能耐,私下里还会攻击蔑视你的生活方式。
  6. 没有积极正面的业余爱好,有的只有对别人私人领地的入侵和干涉,天天盯着子女的一举一动,任何一个毛孔的变化他们都要细细盘问打听,毫无分寸感。

  1. 见不得子女进步和开心,只要发现你在一点点变好,他们就要费尽心机把你往下拽,你越是向上,他们越是拖着你向下;

你开心平和,他们就要人为地制造对立矛盾,直到你暴躁发疯。

  1. 通过作妖、卖惨、道德绑架等形式,倒逼子女卷入家庭矛盾和生活琐事中,看人下菜碟,你越搭理他,他闹得越甚。
  2. 毫无征兆地抱怨,把这些当成家常便饭,谁跟他们生活在一起,谁就要无条件默默承受他们发泄的戾气。
  3. 双标,自己做错了的时候说自己“老了”,教育起子女来的时候,认为自己有远见卓识,你不听不服不行。
  4. 是非不分,一嘴的歪理邪说,认为脸面和权威,大于子女的感受和利益。

  1. 贪嗔痴远超年轻人,喜欢聚光灯在自己身上,做着恶心的事儿,反而标榜自己是好人,宣传子女是恶人。
  2. 不看书,不学习,甚至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车轱辘话反复说,和子女基本没有真实有效的互动,都是单方面灌输。

真的,不是和年纪大的人待久了,人会劳累和思维受限;

而是有些人哪怕30岁、40岁,也依然是令人避之不及的“精神老人”;

你和他们打交道,甚至一靠近,就感到莫名地焦虑、不安、憋屈、压抑、想逃,那种阴郁被压制的气息,总让你浑身不自在。

相处时间越长,你的精神气儿越是被消耗殆尽,你越是怀疑人生。

希望大家都能独立自主,从不快乐的原生家庭和人际关系中脱离出来,找到自己可以畅快呼吸的空间。

END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美文   玄学   老人   精神   子女   不允许   家庭   人生   喜欢   焦虑   车轱辘话   卓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