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确认在马德里举行第四轮经贸谈判,美方却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美方还通过拉盟友、发动舆论战搞极限施压。中方商务部以 “意欲何为” 质问回应,同日对美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且握大豆、稀土等反制牌,美方陷入进退两难。
9 月 12 号,中国商务部刚发了个消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要跟美国财长,9 月 14 到 17 号在马德里谈第四轮经贸事儿。消息一出来,全球媒体都在扒 —— 毕竟之前双方在瑞典刚商量好 “90 天休战”,大伙儿都觉得这是中美经贸要破冰的信号,说不定能解决几个卡脖子的分歧。
结果谁能想到,同一天美国商务部就搞了个大动作:连夜列了份 “实体清单”,23 家中国企业直接被划进去,其中 13 家是做半导体的核心机构,3 家搞生物技术。一边说 “咱坐下来谈”,一边举着 “制裁锤子” 往中国企业身上砸,这操作连外媒都看懵了,直接吐槽:“美国这谈判诚意,碎得比玻璃碴子还彻底。”到底是什么让美国在谈判前急着 “搞事情”?中方又为何能从容反击,甚至手握一张让美国企业坐立难安的 “王牌”?
很多人看不懂美国的操作:既然主动要谈,为何又亲手破坏氛围?其实答案藏在美国国内的 “烂摊子” 里,每一个 “拆台” 动作,都是在给国内危机 “救火”。
先看经济层面,当时美国的 CPI 同比涨了 2.9%,这意味着什么?普通美国人去超市买牛奶,价格比半年前贵了近一成;非农就业数据还被悄悄修正,新增就业人数比最初公布的少了近 10 万 —— 经济下行压力已经压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里。
比这更让美国政府头疼的,是大豆农的 “丰收愁”,以前中国可是美国大豆的 “最大买家”,能占它出口量的 40% 还多,结果中美贸易战后,中方直接停了采购订单。去年秋天,美国中西部的豆农们愁得睡不着觉 —— 明尼苏达州的老约翰种了 40 年大豆,站在仓库前直搓手:“堆得比人还高的大豆,连个买家影都没有,房贷还等着用卖豆的钱还呢!” 有的豆农没办法,只能靠贷款付仓库租金,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经济麻烦还没理顺,政治上又出了 “大地震”,以特朗普为首的 “MAGA 派” 当时正遭遇重创正走下坡路,新一代的核心人物查理・柯克还意外遇袭身亡,支持者们也开始闹分裂,原本铁打的票仓都松动了。对美国政府来说,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场 “外交胜利”,把国内的注意力转走,稳住自己的政治基本盘。
于是一套 “极限施压组合拳” 就这么来了:先制裁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想在谈判桌上攥点 “筹码”;再给北约 32 国和 G7 的盟友写信,让他们给中国商品加 100% 的关税,甚至还扯着 “结束俄乌冲突” 当由头,想装出 “全世界都跟美国一起围堵中国” 的样子;最后让西方媒体瞎炒 “中国故意拖延谈判”,把锅全甩给中方。
可美国这套 “算盘” 打得再精,也漏算了一点 —— 中国早不是以前那个只能被动应对的主儿了。
面对美国这波 “迷之操作”,中方没扯长篇大论,反而用最干脆的方式亮出了态度。9 月 13 号,商务部发言人在发布会上一句话甩出来:“美方此时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意欲何为?”
别看就这么一句,内核其实是 “最后通牒”—— 全世界都听明白了:第一,中方早看穿了美国 “边谈边打” 的把戏,别想蒙混过关;第二,中方的耐心已经耗没了,想靠胁迫谈事儿,门儿都没有。
就在抛出这句话的同一天,商务部直接官宣:对从美国进口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招简直是 “精准打击”—— 要知道模拟芯片是美国半导体产业的 “摇钱树”,当时美国有家知名芯片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超过 35%,调查消息一出来,这家公司的股价当天就跌了 5%,老板估计得连夜开会想对策。
除了这种 “即时反制”,中方手里还攥着两张让美国不敢硬刚的 “硬通货”。第一张是大豆,中方不光停了美国的订单,去年 8 月还跟巴西、阿根廷签了几百万吨的采购协议,直接断了美国豆农的 “救命钱”;第二张是稀土,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都在咱中国手里,而稀土是美国造高精尖军工和芯片的 “必需品”—— 没了中国稀土,美国的 F-35 战机生产线、高端芯片工厂都得 “卡脖子”,根本转不起来。
美国本来想靠 “极限施压” 逼中方让步,结果把自己逼进了 “死胡同”:继续制裁吧,中方可能直接不谈了,美国连 “上桌的机会” 都没了;取消制裁吧,又等于在全世界面前认怂,脸都得丢光。
其实在中美经贸博弈里,有一张牌常被忽略,却可能是最有分量的 —— 那就是咱中国的市场。
苹果手机咱都熟吧?它在中国一年能卖 600 多亿美元,差不多占了全球营收的五分之一,要是咱中国人稍微减少点购买,苹果的财报就得飘绿,库克估计得频繁往中国跑;再说说高通,它家的芯片 70% 以上都卖给了中国的手机厂商,没了中国市场,高通的生产线得停一半,员工工资都可能受影响。
还有咱们常去的星巴克,在中国开了 6000 多家门店,一年营收超 200 亿人民币,比它在整个欧洲市场赚的还多;麦当劳、肯德基更不用说,中国的门店数量早超过美国本土了,是它们最赚钱的海外市场。就连辉瑞这样的药企,中国市场都给它贡献了近 15% 的全球营收,尤其是创新药领域,中国患者的需求直接决定着辉瑞的研发方向。
之前有美国媒体瞎吹 “中国离不开美国企业”,可事实刚好反过来:美国企业更离不开中国市场。就像 2023 年库克好几次来中国,每次都强调 “中国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他心里门儿清,没了中国市场,苹果的全球地位就得晃悠。
以前美国总觉得,靠 “制裁”“施压” 就能让中国妥协,可现在咱中国不仅有说 “不” 的勇气,更有反制的实力 —— 从半导体反倾销调查,到大豆、稀土的筹码,再到中国市场这张王炸,每一张牌都在证明:那个任由美国 “发号施令” 的时代,早过去了。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