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三轮谈判已经结束,美国终于低了头服了软,不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最关键的让步是暂停对中国产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
除此之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表示诚意。
比如批准了部分航空发动机的对华出口许可、暂停部分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管制……
美国商务部在短短三周内就撤销了五项对华制裁措施。
在过去几个月的中美关税博弈中,美国几乎把能用的招数都用了。
结果中国见招拆招,没让他们占到一点便宜。
2025 年 2 月 1 日,美国率先打响关税战第一枪,打着“公平贸易”以及“打击芬太尼”的旗号,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 10% 关税。
此后不断加码甚至加到了高达145%的极端税率,涉及到我们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等多项领域。
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打压的几乎都是我们新兴的优势产业,就差把针对“中国制造”写在脑门上了。
中国可不陪你玩数字游戏,光是一纸稀土出口管控,就足以让美国军工企业心惊胆战。
2025 年 4 月 4 日,中国商务部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国际稀土价格应声而起。
以钐这种关键稀土元素为例,稀土管制前,价格每公斤 100 元人民币,在短短四个月内飙升至 6000 元人民币,涨幅高达 60 倍。
美国军工产业首先收到了巨大的冲击。
因为美国 70% 的稀土化合物依赖中国供应,仅一架 F-35 战机的发动机就需要用到 417 公斤钐钴磁体,仅仅在这一项材料上,成本就增加了2460300 元!
再看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 “弗吉尼亚” 级核潜艇。
其推进电机的制造需要大量高性能的稀土永磁材料。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前,相关永磁材料成本占电机总成本约 15%,管制后,由于稀土永磁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这一比例迅速攀升至 40%,使得单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电机生产成本增加了约 5000 万美元。
五角大楼开始紧急寻找替代来源,他们先是找到缅甸,结果缅甸矿区的矿石杂质过多根本没办法直接使用,最后还是需要中国再来加工一下。
导致战机生产被迫停工半年。
他们还找过欧洲中间商,欧洲那边瞅准机会将氧化镝等重稀土的报价抬高至 850 美元一公斤,比中国当时的价格还要高出 2.6 倍。
这下美国军工企业真是没招了,如果高价采购,战机成本将增加数亿美元。
如果不采购,现在的库存只够用三个月,想要保证正常生产,只能含泪购买。
但真正让美国绝望的是我们不仅掌握资源,还掌握技术。
全球约70%的稀土资源储存在中国,同时90%的稀土分离与提纯能力,也集中在中国。
美国就算重启本土矿山,也得乖乖运到中国来加工提纯,资源和技术的双重垄断,简直让美国毫无还手之力。
眼看被稀土卡了脖子,美国又开始想其他办法。
在新能源领域,加大对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等的关税。
想要逼着中国企业外迁,把技术带到海外。
没想到中国越封锁越强大,麒麟电池一充电续航1000公里,800伏高压平台充电5分钟就能跑400公里,从液态到半固态的电池技术不断升级。
长三角地区形成了高效的“4小时产供圈”,整车厂周边零部件一应俱全,效率和成本根本不是别国能比的。
在贸易层面,多年来美国对中国设置各种壁垒,甚至不惜违背WTO的多边主义原则。
中国不跟你闹,用规则打规则,依法在WTO对美国加征关税行为提出申诉,赢得了一系列国际支持。
至于美国一直进行的“去中国化”策略。
美国试图通过各种政策让全球的企业把生产线从中国迁出去,迁到东南亚等地。
减轻对中国经济和制造业的依赖。
但事实证明,中国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是全球最大内需市场之一,人多、消费能力强,其他国家难以比拟。
中国还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制造能力,在其他地方,同样的成本实现不了这样的品质和效率。
这些优势让企业很难离开中国,美国动用各种手段,反而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中国的重要。
几轮下来美国不但没讨到便宜,最后还害了自己。
现在美国的经济情况相当糟糕。
关税不断加码,进口商品价格飙升,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的百姓。
吃穿用度全部涨价,生活成本变高了。
鸡蛋价格一度被炒到10美元一打,真是吃不起了。
美国的企业也是受害者,不少依赖中国市场和材料的公司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甚至开始亏损。
大大小小的公司都都受到波及,比如英伟达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过去中国市场贡献了英伟达约 20% 的收入,现在这个收入直接被砍半。
美国的债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已经超过 30万亿美元,数字每天都还在增加。
盟友开始不听话了
欧洲已经不再全力支持美国的对华政策,毕竟他们也发现,和中国合作,真有好处。
一向对美国唯命是从的日本,也在日本对美5500亿美元投资这个协议上出现了分歧。
首相石破茂在国会被质问时甚至亲口承认,特朗普不是一个常规的领导人,会随意更改规则。
但在半导体技术和贸易方面,它们也开始寻求更多的自主性,不再盲目跟随美国的步伐。
印度开始在重要问题上直接和美国叫板,在美国施加压力要求各国减少或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时,印度公然反抗,并继续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
如今的美国,国内经济一团糟,外部盟友离心,内部政治斗争不断。
特朗普如今不得不调整政策,甚至通过“撒币”行动,投入大量资金,试图解决稀土问题。
可这场贸易争端本就是美国挑起的,特朗普现在的补救措施,无非是在千疮百孔的局面上勉强打补丁。
想要真正解决问题?怕是为时已晚啦。
文/编辑:定个小目标
环球时报:2025-04-21 《外媒: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影响正在迅速显现》
央广网:2024-06-05《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加速成型 长三角一体化持续推进》
中国发展改革:2025-08-04《美国“关税大限”将至 各方博弈仍在继续》环球时报:2025-07-31《中美经贸会谈“发出积极信号”》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