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日籍嫁日本丈夫,击败邓亚萍大喊吆西的她,如今竟想回上海养老

邓亚萍老师的老粉丝们,想必还记得她,何智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她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国家队,后来还成了主力。然而就在她向着冠军一次次“冲锋陷阵”之际,一个意外插曲让她“梦碎”。

几年后她因跨国婚姻随丈夫赴日,入籍改名重新出发,慢慢找回状态,还击败过当时国家队种子选手邓老师,但因为一句“吆西”惹争议。

如今的她早已放下往事,越来越多往返上海,甚至传出她要回上海养老。有人又拿当年说事儿,其实这样格局就小了。

巅峰时刻黯然离场

说起来,她从小与乒乓球结缘。小时候跟家里亲戚打,后来进学校受高人指点成了专业选手,后来打进地方队,她走上职业道路颇有点“命中注定”的玄幻。

在全国职业比赛中,她打团体赛,接连“秒杀”3个国家队选手,由此被国家队吸纳。入队之后,她又拿了9战全胜的极富含金量的全国冠军

从1984开始她开启国际比赛模式,用一个亚锦赛加一个世锦赛两个世界冠军,在新老交替之际晋升为全队主力。

在此期间,她与队员跟随代表团到欧洲访问,私下聊天时认识了球队顾问孙梅英前辈。孙前辈是元老级人物,为国乒做出很大贡献。

之后不久孙前辈就成了她的主教练。有了名师点拨,她开启了“常胜模式”,两个大赛,一个“双冠”,一个“三冠”。

眼看奥运会越来越近,她为冠军发起最后“冲刺”。按照选拔惯例,像她这种“常胜冠军”出战奥运没有悬念。谁也没想到,一个突发事件让剧情发生转折。

在世乒赛 4强阶段,为了应对当时韩国队劲敌,她被要求“让球”给队友。这个“让球”在那个年代的国家队普遍存在。

但按照孙前辈的说法,当时这个“规矩”已经有严格的限定条件,就是4强中有一位外国选手,其余皆为本国选手时,对阵的两个本国选手当中要让外战更强的选手赢球

遗憾的是修改后的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因此比赛前师徒二人讨论过被要求“让球”的可能。

当时孙前辈让她口头答应,场上如实发挥,目标就是拿冠军。她照做了,也拿了冠军,但这个高光时刻因此蒙上了“受处分”的阴霾。

后来尘埃落定:在孙前辈的努力下,她没被处分,但失去了奥运参赛资格。1988年,心灰意冷的她黯然离队。当时的她想不到,日后还有机会。

代日出战夺冠惹争议

她更没想到,帮助自己重返赛场的会是一个日本友人小山。此人在她低谷期送上温暖,听她倾诉苦闷,悉心开解她、鼓励她振作。

一来二去两人感情不断升温,并于半年后结为夫妇。婚后,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决定复出。

丈夫为她“重新开张”积极奔走,联系俱乐部恢复训练。1992年,结婚第3个年头,她入了日本籍,改随夫姓,开始在日国内打比赛。

找回状态的她首秀就夺冠,由此“坐”上国际比赛“直通车”。时隔6年重返国际赛场,两场比赛让她看到自己与国际种子选手的差距。

赛后,她请恩师“出山”,师徒二人再续前缘。有了恩师指点,她进步神速,在日本国内赛事和国际赛事都“力压群雄”夺得冠军。

让她始料不及的是,在亚运会击败中国种子选手邓老师夺冠,会引发巨大的舆论争议。

经常关注体育比赛的都知道,运动员的临场发挥,除了平时训练积攒的个人实力外,比赛状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不稳定的因素。

由此我们会看到,一些种子运动员由于某场比赛状态不好,甚至会出现“一轮游”,而其他有实力的选手也可能爆冷夺冠。

当时的那场比赛就与此类似。一般情况下,邓老师的进攻对手很难招架,但她那天都挡住了,还能发起有效反击。用邓老师的话讲,她发挥真的太好了!

两人当时想着球技,而场下国内球迷因为输球不开心,听到她赢一次就一句“呦西”更是倍感愤怒,以至于赛后舆论如排山倒海之势

冰释前嫌

舆论漩涡越卷越大,从那句日语到为日本打球,都被上纲上线了。事后她做了解释,其实那句话就是训练时加油鼓劲的口头语,没有别的意思。

这个事倒是没影响她比赛。那次大赛一直到2001年退出国际比赛为止,她又拿下国内和国际多个冠军,是名副其实的“悍将”,也因此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

在退出国际比赛前一年,她的跨国婚姻因丈夫出轨而画上句点。恢复单身的她,还坚持为俱乐部效力,直到6年后老东家解散才退役,当时的她已经年过不惑。

退役后她当了教练,教小孩子打球,她坦言很享受这份工作。当时她没想到还有更大的惊喜。

2005年上海举办比赛,邀请她作为嘉宾出席,她欣然接受。此行她还回到母校参加活动,受到热情接待,还有小球迷找她索要签名。

当时有记者采访她,她一开口就是“回来真好”。彼时,无论是离队风波还是日语风波都已经解释清楚,很多人尤其是球迷都很理性,对她表示更多的理解。她对此表示感谢。

从那之后她就经常两边飞,时不时就回上海看看,近期还传出她有意回家乡养老。对此很多人表示理解,毕竟年纪大了都有“叶落归根”的情节。

也有一些人还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称她做了那些事竟然还想回来养老!其实一直揪着真没有必要,不能理解就尊重人家的自由吧。

结语

客观讲,“让球”这个事,本就牵涉球队对运动员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处理,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就有争议,如今更是明确不提倡了。

再说出去打球这事,现在看来非但不是问题,反而是好事。放眼当今世界体坛,运动大国里哪个没有外国教练和归化运动员?

所以格局放大一点,心态自然就平和了。

(文|本草纲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体育   日籍   日本   上海   丈夫   邓亚萍   冠军   选手   前辈   国家队   种子选手   老师   运动员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