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沉默的荣耀》开播,又一部高质量谍战剧,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台湾隐蔽战线的真实人物和故事的电视剧。
后来,人们的目光逐渐聚集到了剧中的人物原型身上,吴石。
当年,他就在福州解放前夕毅然决然奔赴台湾,下定决心想要继续为共产党获取情报,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
身为赴台牺牲的英雄,吴石的死亡,也不免为他的家庭带来了极大地影响。
“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小;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这是伟大的毛主席所做的一首诗文,是称赞“密使一号”的诗文。
而密使一号,所指的就是吴石,因为这是吴石在台湾后的代号。
吴石,字虞薰,在1894年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就是如今的福州区仓山区,生活在一个清寒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清朝的一个举人,但是没有选择去做官,反而在家乡附近开设了一个小学馆并且兼职行医。
在吴石心中,父亲是一个清贫自守、不求闻达、励学笃行的人,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吴石的一生。
据说,吴石八岁的时候就在父亲的课堂上旁听,展现出了过目能诵的能力,父亲认为,若是在文化上用功,也不乏有一番成就。
通过父亲给他取得另一个字就能看出来“吴萃文”。
可是,后来吴石走上了与父亲期望所相反的道路,福州当地组织北伐学生军,吴石投笔从戎,决定参军,开始了他的革命事业。
然而,等走到南京的时候,南北已经议和,北伐终止,吴石被编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受训。
两年之后,吴石凭借着优秀的学业又被推荐进入到了著名的保定军官学校。
1930年,吴石又远赴日本进入了日本的炮兵学校和陆军大学深造,他的实力让日本人都刮目相看。
回国以后,吴石担任了参谋本部厅长,主要是负责对日情报工作。
在武汉会战前夕,蒋介石还曾经特地每周召见他,详细咨询,吴石也为其出谋划策,也受到了蒋介石的嘉许。
然而,虽然吴石在国民党内部担任着各种要职,但是吴石是没有任何实权的。
原因无他,只因吴石是“非嫡系”,反观蒋介石一直以来都是重用“嫡系”的风格。
可是后来,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越来越激烈、腐败也愈发严重,这一切都让吴石感到烦不胜烦,他常常感叹,“国民党不亡,没天理啊!”
其实,吴石对共产党没有恶意,反而还十分有好感。
抗战以后,吴石还经常收听解放区的广播,对于其他种种“亲共行为”,没有丝毫掩饰。
再后来,他的老朋友吴仲禧时隔二十多年以后再次相见,但是吴仲禧早已加入了共产党。
1947年4月,经过朋友的影响与何遂的介绍,吴石加入了共产党,为共产党不断地提供着重要情报。
就这样,吴石开始为党的事业奋斗,往返于沪宁之间,传递着一个又一个影响巨大的情报。
直到,1948年9月开始,国民党面对着解放军的逼近,想要逃离到台湾。
此前国民党国防部还有高达500箱的重要军事机要档案资料还留在南京,国民党想要直接运到台湾。
而吴石则极力阻止资料的运输,最终凭借“福州的地理位置,进则返京容易,退则转台便捷”为理由说服了国民党当局,成功留下了这批资料。
不仅如此,直到1949年,吴石还在为我党提供着重要情报,甚至情报细致到团一级。
从1947年到1949年的短短两年里,吴石冒着随时暴露牺牲的危险,为党送来了大量军事核心情报,并掩护地下人员开展工作。
1949年9月,吴石受到了一封从台湾发来的一封急电,命令他即日赴台。
吴石满心忧愁,最终决定前往台湾,想要继续为党提供更加重要的情报。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吴石决定带着小女儿吴学成、小儿子吴建成和妻子王碧奎去台湾,把大儿子吴韶成、大女儿吴兰成留在上海。
这样既可以迷惑国民党,也可以让他们的家保留着一丝不灭的希望。
就这样一家人彻底分离开来,生活在海峡两岸。
吴韶成还期望着父母和弟弟妹妹能够再次回来,没想到,等来了一则噩耗。
两年后,报纸上出现了一条新闻,马场町刑场,吴石被枪决。
吴石死后,台湾的这一个家分崩离析,妻子王碧奎同样被抓进监狱,被关了很久。
于是小女儿吴学成和小儿子吴建成被迫流浪街头,没有任何人敢帮助这两个孩子。
幸好,曾经的吴石部下、也是同族侄孙的吴荫先不顾牵连,收留了两个孩子,还申领了吴石的遗骸。
后来,还是经过多位好友求情,王碧奎才被放出来。
出狱后,王碧奎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不得不隐姓埋名,而这个家早已经名存实亡了。
十几岁的吴学成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辍学,每天在台北街头摆上一个小摊子,给客人缝补、擦鞋。
她后来回忆道,当时赚的钱只能够买点稀粥,却也只能妈妈、弟弟和她一起分着吃。
7岁的吴健成从昔日的名门之子变成了罪人之后,他在一封写给大哥吴韶成的信中写道,“如果父亲当初不那么倔,咱们也许不会这么散”。
然而,生活在大陆的两个人却截然不同,吴韶成与吴兰成被认为是“烈士子女”。
吴韶成还考上了南京大学,后来在官场上发展,甚至达到了河南省冶金厅的总经济师,是正厅级待遇。
吴兰成则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后来成为了中医科学院研究院,有着国务院特殊津贴。
两人也早早地就入了中国共产党,沿着父亲的脚步在前行。
后来,这五个人在洛杉矶再次相遇,逐渐联系起来。
吴学成虽然心里早就理解了父亲,但还是红着眼哽咽:“哥,你在大陆有人照顾,我们在台湾什么都没有。”
而吴健成也明白了父亲吴石的苦心,他也终于懂了,父亲的“为大家舍小家”绝不是一句空话。
1993年,王碧奎也逝世了,她的骨灰被送到北京与吴石合葬在香山公募。
如今有很多人特意来到了吴石的墓前缅怀,很多人都会送上一捧鲜花。
更新时间:2025-10-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