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降低,很多人在晚上入睡前躺下后,被子里太冷而难以入睡,有人就提出了可以穿袜子睡觉,觉得保暖性更强,可以睡得更安稳。
而另一部分人,认为穿袜子睡觉,不利于血液回流,让人睡得不舒服。

真实情况到底是如何呢?真相可能令你意想不到。
穿袜子睡觉,有利于睡眠,还真不是心理作用。
《生理人类学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就对此,做出过详细的分析对比。
穿上袜子睡觉,入睡时间要比不穿袜子的人少7分多钟;夜间醒来的次数也少了七倍多,睡眠时长延长超过半小时;睡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穿袜子睡觉,为何会发生如此神奇的变化呢?
人体有两方面的温度调节“设置”:位于内脏躯干为主的核心温度控制和远心端皮肤肢体温度控制。
内脏自身代谢产生的能量足以维持核心温度在稳定范围;四肢末端、皮肤的体温,则更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在睡着后,躯干代谢的速度相对减慢,核心温度会下降;没收皮肤,远端的温度相对较高,所需要的入睡时间越短。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冬天手脚冰凉的人,在被窝里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研究人员认为,在入睡后下肢皮肤,对外界温度感知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干扰,如果能够采取措施,比如穿上袜子,减少下肢热量的流失,能营造更舒适、温暖的睡眠环境。
除了这方面的原因外,穿袜子睡觉后脚部温度保暖效果更好,特别是对于手脚发凉的人群,更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畅通。
脚部温度上升,所以要的维持温度的能量的消耗就会减少,减轻了身体的负担,更好的入睡。

穿上袜子后,下肢做好了保暖工作,受凉的可能性减小,防止寒从足起,降低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以及关节炎引起的疼痛。
血液血管通畅,血栓形成的概率降低;经脉温和,寒痰形成量减少,降低邪气入侵的可能。
而从中医角度讲,脚底有一个重要的穴位——涌泉穴,这是日常保健,养生以及治疗疾病的大穴位。

中医提倡日常在不平整的碎石路上步行,就是在刺激涌泉穴。
而穿上袜子睡觉保暖,也是刺激穴位的一种方式,对于上冷下热的人群,将温度引至下身,减少下半身特别是脚部发凉。
虽然穿袜子睡觉有诸多好处,但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以下三类人要注意,别跟风,改变自己的入睡习惯,因为穿袜子睡觉,反而会影响睡眠质量,甚至是身体健康。

1.脚容易出汗或存在损伤的人
正常情况下,脚部皮肤也需要通过呼吸散热,对于汗脚人群,穿袜子虽然能够维持脚部的温度,但闷热的环境会持续性增加脚部出汗量,汗液又会吸附在袜子上,增加不适感,可能对睡眠也产生影响。
穿袜子后还会影响原本足部的空气流通,皮肤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更容易长湿疹或皮炎,细菌滋生也相对较快,增加了足部感染、脚臭的可能。

脚上有伤口存在,也会发生上述变化,延缓了伤口愈合的速度,还可能造成二次感染。另外,袜子太紧,妨碍脚部血液运行,不利于伤口的恢复,甚至是产生肿痛;伤口与袜子摩擦接触,不利于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
所以有外伤的情况下,先别急着穿袜子睡觉,等伤口完全愈合后,再穿袜子睡觉也不迟。

2.阴虚火旺或手足发热的人群
虚火容易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穿上袜子保暖,但不利于血液循环,不易使热量向下传导,加剧失衡状态。
阴虚火旺不同于实火,热症表现得更温和,但是在午后、夜间入睡后容易出现手心发热、盗汗等表现。入睡后穿袜子,不方便足部散热,增加不适感,影响睡眠质量。
长时间睡眠变差,不仅容易影响情绪,烦躁、抑郁;还会加剧阴虚,气血更不均衡,如此往复,身体状态更不佳。

出现手足心热症状,除了阴虚火旺外,内有湿热、血虚、食积、甲亢等也可能是其病因,这些患者,夜间穿袜子睡觉,可能会导致手足心热症状加重。此外,这些人群,只改变症状而不解决病因,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更好的办法是根据自身体质调节饮食,排查病因予以治疗。
3.下肢水肿、糖尿病患者
饮食重盐、久坐缺乏锻炼、器官功能性退化等原因,都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循环异常,更多的血液滞留在下肢,无法回流入心脏而出现肿胀。

这类人群躺在床上时,血液流向心脏的量增加,能减少下肢肿胀的情况,这也是为何下肢水肿的人,在早上情况更轻的原因。可如果入睡时穿袜子,血液难以通过,水肿会加重。
下肢长期水肿不加以干预,心脏负担越重,心衰发生的可能更大,静脉血栓形成概率增加,皮肤破损感染等问题都会出现,严重者甚至威胁到生命。
糖尿病患者,后期血糖控制不好,容易发生神经病变,身体对疼痛等感知不再敏感,如果在入睡时穿着袜子,袜口妨碍血液运行,也无法及时察觉,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容易出现组织坏死。

有些糖尿病患,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足。下肢以及足部有麻木刺痛感,肌肉萎缩,严重者皮肤溃烂,但因为血糖原因,免疫力下降,愈合速度慢,甚至出现反复感染、溃烂、坏疽。
这部分病人,在睡觉时最好也别穿袜子,穿上袜子影响血液循环、甚至是伤口的愈合。另外要糖尿病,特别是患有糖尿病足并发症的这部分人,日常注意鞋子的舒适度,定期修剪指甲,检查足部皮肤是否有伤口。

想通过穿袜子提高睡眠质量,可不是随便套上一双袜子,就能睡到大天亮。要做到更舒适,提前备好松紧合适,质地柔软,透气性强的袜子,袜口与袜身不可与皮肤紧绷,否则影响血液循环,反而不利于足部的健康。

不要为了保暖选择太厚的袜子,或选择两双袜子套在一起,这样会对脚部的散热和血液循环产生影响,厚度合适才更佳。
在洗完脚上床前,要擦干脚上的水,再套袜子,别将袜子当成擦脚布,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湿疹问题。而且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会带走脚部的热量,腿脚关节长期受寒,出现风寒湿痹症的概率更大。

晚上睡觉时穿的袜子要特意准备,最好别与白天穿的袜子混淆,睡觉时穿的袜子虽然不外出,沾染汗渍的机会少,也要经常洗,因为夜间脚部皮肤也会代谢,产生皮屑,给细菌滋生提供环境。
此外,想让夜间睡得更香,还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调整。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夜间入睡困难,多是由于足部温度太低引起的。可以试着将被子换厚一些,更有利于睡眠。被子太轻,总觉得睡不踏实。厚被子能更大程度上隔绝外界温度的影响,减少入睡后体温的变化,避免自身温度散热过快,能让体质偏寒,手脚冰冷的人群睡得更安稳。

2020年,瑞典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一年的实验观察中,通过增加入睡时被子的厚度,超过一半的人睡眠状态得到改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也出现了好转。这是由于人体处于厚重的被子中,像被拥抱,能够更放松。
另一项研究发现,厚重的被子能够刺激大脑分泌更多的褪黑素,改善睡眠质量。
卧室内温度,在入睡阶段最好能保持在20℃左右,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睡眠。不过不同的人,对外界环境温度的要求不一,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需求进行调整。

白天多到室外接触阳光,不要总是闷在屋里。
太阳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睡眠方面,晒一会儿太阳,能调节人体的生物钟,入夜后,褪黑素分泌量更多,可以缩短入睡时间。

在睡觉之前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虽然疲劳感能促进人体更好的进入睡眠,但是在睡前几个小时内进行剧烈活动,会使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大脑的兴奋性提高,反而会有碍于睡眠。
如果觉得白天没时间运动,想要在晚上属于自己的时间内进行运动锻炼,可以进行一些相对缓和的运动,比如拉伸、抗阻训练。
睡前三四个小时内不要吃太多食物。在睡前摄入太多食物,会使更多的血液涌入消化系统,影响入睡时的血液循环。当然睡前如果呈现饥饿状态,也是睡不好的,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且量不能太大,尽量在睡前一两个小时吃完,吃完后不要马上入睡。

咖啡和茶叶等刺激中枢神经兴奋的饮品,尽量放在中午之前喝完,因为人体需要一段时间进行代谢,下午2点后喝,可能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有些人相信喝酒能助眠,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喝酒后昏昏欲睡,是由于酒精刺激小脑导致的昏迷、昏睡。酒精对脑细胞更多的是兴奋作用,会刺激脑神经呈现出亢奋状态,反而造成失眠。

穿袜子入睡,的确更有利于睡眠状态和睡眠质量,前提是要穿宽松合适的袜子。
另外,对于糖尿病人、下肢水肿群体、手足发热、脚容易出汗或有损伤的人群等,要注意穿袜子睡觉可能弊大于利,要谨慎对待。
参考文献
1.《穿袜子睡觉能提高睡眠质量?提醒!这3类人不建议穿→》央视一套2025.2.14
2.《穿袜子睡觉和不穿袜子睡觉,哪个睡得更香?答案出乎意料》人民日报2024.12.12
更新时间:2025-11-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