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导致有些公司收入下滑,甚至利润下滑,从而出现很多股票出现业绩和股价的双杀,而我们做投资是需要公司成长的,所以我就做了一个筛选,主要选出最近几年都有不错成长的企业,我筛选的条件非常简单: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年报,连续5年时间,年报的收入和利润都要有10%以上的增长,GDP增速5%,这些公司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长的可以算是不错的成长股吧,整个A股选下来只有36个股符合条件!
接下来,我用三篇文章,分别梳理这些公司的业务和业绩,一起去挖掘真正的成长牛股!
第一家:捷佳伟创
公司每年的业绩都是高增长的,收入从2019年的25亿增长到2024年的189亿,利润从3.8亿增到27.6亿,确实是高成长股啊!
全面布局 TOPCon、HJT、钙钛矿等主流光伏技术路线,以高性价比设备与优质服务深度绑定通威等头部客户,积累大量在手订单。
第二家:海光信息
海光信息收入从2019年的3.79亿增长到2024年的91.6亿元,净利润从亏损0.83亿元增长到赚19.31亿元。超级成长股。
海光信息凭借自主 x86 架构 CPU 与全精度 DCU 的技术壁垒、“CPU+DCU” 双轮驱动的市场布局、信创国产替代的政策红利。
第三家:德业股份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25.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12亿元,同期净利润从2.6亿元,同比增长29.6亿元。
德业股份业绩成长快是因为其精准定位亚非拉等新兴市场与欧洲市场的光储需求,以储能逆变器与电池包一体化营销、家电业务升级及高效运营管理,实现了光储与家电业务的双轮驱动。
第四家:盛美上海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7.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6亿元,净利润同期从1.4亿元增长到11.5亿元。
盛美上海业绩大幅增长,源于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中国市场需求强劲,公司凭借技术差异化优势(如 SAPS/TEBO 兆声波清洗等独特技术)与平台化策略积累充足订单,高效推进销售交货及验收。
第五家:爱博医疗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1.95亿元快速增长到2024年的14亿元,净利润同期从0.67亿元增长到3.88亿元。
爱博医疗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源于老龄化加剧、近视率高企推动眼科器械市场需求攀升,公司凭借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等核心产品技术优势实现进口替代。
第六家:浙江荣泰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3亿元快速增长到2024年的11亿元,净利润从2019年的0.21亿元快速增长到2.3亿元。
公司作为云母绝缘材料领域龙头,凭借技术优势与全球知名车企及宁德时代等建立稳定合作,同时通过全球化布局、研发创新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并积极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
第七家:安克创新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67亿一路增长到2024年的247亿,同期净利润从7亿一路增长到21亿。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充电储能、智能创新、智能影音等三大类,旗下拥有 Anker、Soundcore、Eufy 等多个知名品牌,充电宝连续四年全球销量第一;消费级储能品牌 Anker SOLIX 发展迅猛,2024 年预计突破 30 亿元。
第八家:东鹏饮料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42亿增长到2024年的158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从5.7亿增到33亿元。
东鹏饮料增长迅猛,源于精准产品策略,以 “1+6” 多品类布局满足多元需求,东鹏特饮凭性价比、创新包装站稳脚跟,“补水啦” 等新品借体育赛事营销出圈;高效渠道建设也功不可没,超 3000 家经销商、近 400 万家终端门店与 13 大生产基地保障供应。
第九家:京仪装备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2.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26亿元,同期净利润从亏损0.29亿元达到盈利1.53亿元。
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规模装机应用的设备制造商,2022 年该设备国内市占率为 35.7%,连续三年位居第一,是国内极少数实现半导体专用工艺废气处理设备规模装机应用的设备制造商,2022 年该设备国内市占率为15.6%。
第十家:国科天成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1亿元 增长到2024年的9.6亿元,同期净利润从0.27亿元增长到1.7亿元。
国科天成业绩大幅增长,一方面源于其制冷红外产品借锑化物技术路线的差异化优势,在国内市场领先地位持续巩固,销量快速增长,同时非制冷红外与光学产品首次批量供应,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另一方面,上市提升了公司市场知名度与资信等级,优质客户数量显著增加,为长期增长筑牢根基 。
第十一家:华海清科
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2亿增长到2024年的34亿元,同期净利润从亏损1.5亿元,增长到10亿元。
华海清科业绩大幅增长,源于其 CMP 产品凭技术优势稳固并扩大市场占有率,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叠加半导体行业回暖及国产替代需求增长。
第十二家:北方华创
2019年公司的收入是40亿,2024年营业收入已经达到298亿,净利润同期从3亿增长到56亿元。
公司作为国内龙头,凭借持续高研发投入实现刻蚀、薄膜沉积等核心设备技术突破,覆盖逻辑、存储芯片及先进封装等领域,工艺覆盖度与市场占有率提升,叠加平台化布局及产能扩张,借国产替代东风及全球市场回暖收获大量订单,业绩稳健上扬。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