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公子
编辑|赵公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月球样品借用协议》签约
求了1年多的时间,美国这才终于借道了梦寐以求的月壤,让人不由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就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的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开了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的申请结果,其中就有美国。
NASA局长
千万不要震惊于这样的结果,想要借用中国的月壤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条件也极其苛刻。
那么中国究竟为什么要将月壤借给美国的机构呢?借中国的月壤又有哪些条件呢?
就在4月24日的上午,2025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公布,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借用的协议也在当天签约。
李东、汤洪波、吴敏霞成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在这一场启动仪式上,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李东、特级航天员杨洪波,以及中国跳水冠军吴敏霞,接受了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的授牌。
从这里也能够感受到,如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火如荼,而中国航天的未来也是一片大好。
作为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的启动仪式,当然不仅仅只有形象大使的授牌,还有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的国际借用申请结果。
签约现场
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希望能够一睹月壤的风采。
而自从2023年11月,中方放开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1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递交了24份借用申请。
当然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来的可不仅仅只有月壤,这些国家以及组织申请的样品,共计超过了70份。
中国月球样品展示
其中美国航天局NASA也不止一次呼吁,中方应该积极回应美方的要求,申请借用中国的月壤。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月壤的确算是一个“稀罕物”,但不是所有的国家都申请就给。
这一次《月球样品借用协议》公开的,就只有6个国家的7家机构,而且现场与来自5个国家的5家机构签署了协议。
图源网络
这些国家分别是法国、德国、日本、巴基斯坦、英国以及美国,其中美国共有布朗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两个机构被批准。
中方始终坚持,“嫦娥”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因此在探月工程上始终秉持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
以上内容参考自澎湃新闻2025年4月24日的报道
当然想要借用中国的月壤,就必须要遵守中国的借用规则,中方对月球样品以及科学数据的国际合作管理,是有一套细则的。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样品的借用期不能超过一年的时间,如果确实有需要的情况下,需要提前一个月向中方提交申请续约,续借期不超过半年。
图源网络
而且月球样品借给谁就只能在谁手里进行研究,不经过中方的同意不得提供给第三方使用,所有的损耗也都要一一追溯。
当然借用中国的月球样品进行研究,那么研究的成果也是要共享或者是互换的,中方也享有这些研究成果的使用权。
其余的就是对于一起意外情况的应对措施,比如样品损坏、丢失等等,细则一共九章四十一条,必须全都遵守,才能借得到月球样品。
以上内容参考自国家航天局网站2023年8月6日的公告
尽管如此,依然还是会有很多疑虑,当年美方制定“沃尔夫条款”在太空合作项目上排除中方,中方为何还要将月壤借给美国机构呢?
尽管提前约法三章,但是对于这一次《月球样品借用协议》的签订,尤其是将月球样品借给美国机构,依然有很多人并不理解。
图源网络
其实并非是中方太好说话,而是因为中国航天看到的未来更加久远,也更加美好,那是人类携手合作的星辰大海。
且不说这一次将月球样品借给的并非NASA,而是美国的两所大学,其实当年美国也曾经赠给过中国1克月壤。
早在1978年的时候,美国送给了中国一块装在有机玻璃当中的一小块月壤,那只有黄豆大小的小石头,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挺进。
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
尽管当年只有1克月壤,但是我们的科研人员却依然还是要节省使用,保留一半研究一半,用0.5克样品发表了十几篇科学论文。
从那个时候的小心翼翼,到如今我们的嫦娥五号带回了一千多克月壤,这才是中国航天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而在那个时候中国国家航天局就表示,外空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方是愿意与国际上志同道合的机构共享资源和数据的。
以上内容参考自新京报2020年12月22日的报道
更何况,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抠抠搜搜守着手里的那点东西不思进取,最终也只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
就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中国神州二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如今这3名宇航员都已经精准送入指定位置了。
神舟二十号发射
事实证明一昧封锁是无法阻止中国进步的,反而让中国航天焕发出了更加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当美国NASA局长屡次向中国申请月壤的时候,他们曾经的“沃尔夫条约”也就成为了一个笑话。
其实不仅仅是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外借协议,此前嫦娥六号月背探索项目,中国航天就搭载了4国探测仪。
图源网络
而这一幕也让不少网友调侃,只要选对了“大腿”,也不是不能享受一下“首次登陆月球背面”殊荣。
一直以来中国航天都有这一种特殊的魅力,那就是立足于自身的技术,却又怀着开放合作的包容胸怀。
其实这不仅仅是中国航天的标签,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形象,这样看待问题是不是就能够从中国航天看到更多了?
以上内容参考自环球时报2025年4月25日的报道
尽管对于月球样品的借用细则写得十分详尽,但是这也算是一种君子之约,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就看借用月壤的机构能不能做到自觉了。
图源网络
相比起来更为关键的,还是中方已经将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样品研究完了,借助国际合作才能够集思广益。
那么你如何看待将月壤借给别的国家以及机构这件事情呢?美国的机构又会不会遵守“君子协议”呢?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