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快到了,早晚的凉意已经钻进骨头里。
小区里的老张最近天天喊冷,早上出门得穿上厚外套。
他老婆笑他:“你这是体虚,该补补啦。”
老张不以为然:“我天天吃肉,还不够补?”
可过了几天,他就开始手脚冰凉、胃口也差。
去社区医院一查,医生摇头说:“你这叫没补对。霜降不补,入冬真要受罪。”
一、霜降养生要点:一年中最该“暖”的时候到了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气温骤降,寒气加重,阳气渐收、阴气渐盛。
老话讲:“霜降三候,豺乃祭兽”,意思就是自然界都在准备过冬,人也该顺应节气,开始“养藏”。
这时候身体最容易受寒、气血运行变慢。
如果不趁此时补一补、暖一暖,冬天就容易手脚冰冷、抵抗力差。
医生常说,霜降进补有三要点:
吃得暖: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少生冷。
吃得稳:补而不燥,温而不腻。
吃得合时:顺应节气,让身体提前进入“冬储模式”。
二、霜降三样家常进补美食
1.牛肉面
牛肉向来是“肉中骄子”,高蛋白、低脂肪、补气养血。
天气冷了,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整个人都暖起来。
做法简单:
先把牛腩焯水去腥,再炒香洋葱姜片,倒入压力锅加八角、陈皮、生抽炖25分钟。
吃的时候煮面条、加点白菜,舀几勺炖牛肉汤,香气扑鼻。
这碗面,不光顶饱,还能驱寒养胃,是霜降时节最实在的温补主食。
2.羊排炖萝卜——驱寒补气,越冷越香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
羊肉性温,能补气血、暖脾胃。搭配白萝卜一起炖,滋补又清爽。
做法:
羊排剁块焯水去腥,白萝卜去皮焯一下去辛味;
锅里加白胡椒粒、花椒、葱姜炖50分钟,再下萝卜煮至软烂,加盐调味。
一碗端上桌,香气四溢、汤清味鲜,喝一口从胃暖到脚。
尤其老人、手脚冰凉的人,隔三差五喝一碗,整个人都精神了。
3.兔肉烧鸡——高蛋白低脂肪,补而不腻
古人常说“霜降吃兔,来年不虚”。
兔肉肉质细嫩、低脂高蛋白,再配鸡肉炖,补而不燥。
做法:
兔肉、鸡翅根焯水去血沫,锅里放姜八角炒香,再加料酒、生抽炖半小时,最后加点冰糖收汁。
这道菜香味浓郁、肉质滑嫩,补气又不腻,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和怕胖的人。
秋冬交替吃它,既能进补,又不会上火。
三、霜降进补注意事项:补得好,才不伤身
霜降补得对,是调养;补得不对,反而容易上火、长痰湿。
医生提醒,霜降进补要记住“三不”:
不大补——霜降宜温补,不宜猛补。过量吃肉容易上火、口干舌燥。
不空腹吃补——空腹进补伤胃,最好饭后适量食用。
不忘蔬菜粗粮——蔬菜助消化、润肠道,粗粮能平衡营养、防脂肪堆积。
另外,记得多喝温水、早睡早起、适度运动,让气血流通,补的效果才真正好。
结尾:
后来老张听了医生的建议,没再盲目“吃肉补”,
而是照着节气吃牛肉面、炖羊排、烧兔肉。
一个月后,人精神了,睡得香、胃也暖了。
“霜降不补,入冬受苦”不是吓唬人,
懂得顺时而补、温和调养,
才是过冬前最聪明的养生方式。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