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李今年58岁,是湖南长沙一家小厂的退休工人。喜欢喝凉茶、吃冰棍的他,刚过完端午节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老毛病统统都犯了。
膝盖痛加剧,手脚冰凉,夜里老是睡不踏实。
他不信中医,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毛病多了别折腾”。
直到遇见了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的欧降红副主任医师,一切才开始改变。
2025年7月初,一个炎热的午后,张老李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医院。
欧医师拿出刚整理出的2025年“三伏贴”时间安排表,用温和的语气告诉这位老人:
“老李,三伏天快到了,这可是养阳补气,排寒祛湿的黄金40天啊!”
老李疑惑:“这天那么热,养啥阳气?我越热越难受。”
欧医师微笑解释,“大自然的阳气,这时候最盛。顺着天时,人身体里的阳气也活跃起来,正因为这样,才是调整老寒腿、气血两虚这些问题的好时机。”
三伏天,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那段时间,太阳毒辣得让地面滚烫。
经络学上说,人体的阳气如同小太阳,三伏那会儿,阳气奔向体表,气血流动旺盛。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靠阴阳平衡,阳气不足,容易寒湿困身,毛病不断。
三伏天身体兴旺的阳气如百川归海,开启排寒除湿的大门。
欧医师告诉老李:
“你看,夏天人体毛孔开得最大,比平时大30%到50%。这时候艾灸、贴三伏贴、或者稍微运动出点汗,效果都是极佳的。”
老李说,“我出汗多,怕脱水,也怕中暑。”
欧医师点头,“没错,要注意适度。早晚散步、健身操轻缓活动,出点汗,很健康。”
科学研究显示,三伏天汗液分泌是平日的3~5倍,不只是水,还有不少体内寒气、湿气随汗液排出。
出了汗,人就像给身体做了“免费大扫除”,把冬天积攒的“坏东西”赶出去,身体轻松了,疾病自然减少。
当下的三伏天,不仅环境阳气旺盛,人体皮肤的吸收能力也到了高峰。
古代中医用艾灸和三伏贴调理身体,现代研究也发现:
此时贴三伏贴或外敷药物,药效可提升2至3倍,深入体内时间延长。
对许多困扰已久的慢性病患者,三伏天治疗的效果无疑是“事半功倍”。
老李又问,“是不是只有身体表面热,内脏也热?”
欧医师解释,“恰恰相反,炎热使人体多余能量用在体表,内脏则相对轻松,可以稍微‘放个假’。”
这个时期,内脏有机会修复受损,改善寒冷乏力等虚寒症状。
知易行难,老李最怕的是夏天吃冷饮。
欧医师强调:“三伏天养生,忌大量喝冷饮、狂吃冰棍。脾胃阳气损伤严重,容易拉肚子,没胃口。”
此外:
这“三忌”很能破坏养阳效果。
欧医师给出生活中的具体建议:
这些养生法在古今中医典籍与现代研究中都有科学依据。
欧医师最后总结:
“三伏天是大自然送给你的养阳大礼,如果你顺应天地之道,好好利用这40天,补足阳气,排除寒湿,到了秋冬时节,你会明显发现体质改善,少得感冒、风湿,精力更充沛!”
在欧医师指导下,老李改变了养生习惯:
不再一味贪凉,晚饭多喝姜枣汤,晚上坚持按时艾灸关元穴。
寒冬来临时,老李居然发现,过去老是抱怨的手脚冰凉、小腿酸痛不见了,精神也好了。
他感慨:“没想到,三伏天这么一折腾,身体能这么不一样。”
三伏天并非单纯的“酷暑受难日”,而是与天地相合、人体阳气最旺的“黄金40天”。用对了方法,顺对了时,身体会感激你多年。
健康其实不难,关键就是抓住这样的“黄金期”,让身体自我修复,排除“老毛病”。
你准备好在今年三伏天,开启养阳补气的健康新篇章了吗?
你家里有老人或自己是否习惯在三伏天贴三伏贴、艾灸补阳?有没有看到身体明显变化?或者你怎么躲避三伏天的酷热,又保持健康?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经验,让更多人了解这“黄金40天”的秘密。
更新时间:2025-07-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