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犯的错,中国岂能再犯?沙特不续约的背后,藏着“终极王炸”

苏联当年在中东折腾得挺欢,结果把自己玩儿脱了,留下一堆烂摊子。中国现在处理类似问题,就聪明多了,不走老路子,直奔实际利益。尤其是最近沙特跟石油美元那档子事儿,虽然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50年协议到期不续约了,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真相是,没啥正式协议到期,但沙特确实在慢慢松绑美元,往人民币那边靠,这背后藏着的猫腻,才是真王炸,能搅动全球金融一池春水。

冷战时,苏联在中东野心不小,总想拉帮结派建反美阵线。可他们选的路子太极端了,直接支持各种革命运动,帮着推翻当地君主制。拿埃及来说,1952年纳斯尔上校那帮自由军官搞政变,赶走了法鲁克国王,苏联立马跳出来送武器、派顾问,搞得像自家后院着火了似的。结果呢?这不光让埃及成了他们的桥头堡,还鼓舞了周边国家。1958年伊拉克也跟着来,军官团干掉费萨尔二世国王,苏联又是一顿援助,坦克大炮源源不断运过去。伊朗那边也差不多,苏联支持左翼势力闹腾,试图搅和巴列维王朝。

这些操作听着多解气啊?苏联觉得自己是解放者,在帮穷兄弟们翻身。可现实骨感得很。沙特王室一看这架势,吓得直哆嗦。他们是典型的保守君主国,靠石油和家族统治吃饭,哪敢让革命火烧到自家门口?苏联的零容忍态度,直接把沙特推到美国怀里。莫斯科的援助不光是军火,还带宣传,广播里天天喊口号,鼓动工人农民起义。沙特情报部门截获的那些电报,清楚显示苏联大使馆在开罗的派对上,公开庆祝埃及变革,顺带给伊朗和约旦的反对派许诺支持。王室高层一看,这不是明摆着要搞我们吗?从那以后,沙特采购美国飞机导弹的速度飞起,F-86战斗机组装线在沙漠基地热火朝天。苏联的算盘打空了,本想在中东建缓冲区,结果反倒帮美国稳固了盟友圈。

更坑的是,苏联这路子不光在中东,全球都吃亏。支持革命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操作起来,容易适得其反。那些新政权上台后,往往不听使唤,埃及后来还跟苏联闹掰,转头求和美国。伊朗1979年革命,苏联一开始还想沾光,结果霍梅尼上台后反苏反美两头堵,苏联的判断失误直接酿成连锁反应。冷战后期,苏联在中东的投资打了水漂,武器白送,影响力却缩水。说白了,这就是意识形态绑架现实的典型案例。苏联总觉得必须输出革命,才能扩大地盘,可忽略了当地王室的痛点:他们要的是稳定,不是翻天覆地。结果呢?沙特等国宁愿抱美国大腿,也不想沾苏联的边。这教训多深刻啊,硬推一套模式,换来的往往是墙倒众人推。

中国学聪明了,从不犯这低级错误。咱们的外交原则就是不干涉内政,尊重别人家的事儿。拿2023年沙特和伊朗和解来说,这事儿办得漂亮。3月10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方牵头,两国安全官员坐下来谈。不是空谈理念,而是直奔痛点:伊朗核问题、地区代理人冲突啥的,都搁桌上摆平。协议一签,互设使馆,重开大使馆,外交车队直接上路。这不是中国硬插一杠子,而是沙特和伊朗自己想缓和,北京就提供平台。

对比苏联,中国这路子接地气多了。苏联当年援助埃及伊拉克,表面上帮兄弟,实际是为自己扩张。可那些政权一独立,就开始阳奉阴违。苏联的援助还带政治附带,换来的是短期蜜月,长远隐患。中国呢?纯务实,谈生意谈合作。沙伊和解后,沙特跟伊朗的贸易立马回暖,地区稳定了,大家都松口气。这不光是外交胜利,还拉近了中东跟中国的距离。沙特高层一看,中国不搞苏联那套,不推翻我们,还帮着化解恩怨,这合作伙伴靠谱啊。从那以后,沙特加大跟中国的互动,加入上合组织,2022年在撒马尔罕签的文件,就体现了这趋势。

现在说说沙特不续约石油美元这事儿。网上到处传,2024年6月9日,沙特宣布50年协议到期,不续了,美元要完蛋。听起来多刺激啊?可仔细扒拉,这纯属误传。权威分析显示,没啥正式的“石油美元协议”,1974年基辛格跟沙特谈的,是个口头安排:沙特石油用美元结算,美国给军事保护。不是签字画押的条约,更没到期日。像大西洋理事会和项目辛迪加的报告都点明,这事儿是社交媒体炒起来的假新闻。纳斯达克也说,沙特没正式宣布不续,美元石油贸易照旧。

不过话说回来,沙特确实在松动美元的绑架。不是突然崩盘,而是慢慢多元化。2024年,沙特能源部长公开表态,对人民币石油贸易持开放态度。中国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沙特出口的油,近30%卖给中国。双边贸易额2023年破千亿,2024年继续涨。沙特用“2030愿景”推经济转型,建高铁港口啥的,中国企业大把参与。结果呢?石油结算开始试水人民币。S&P全球的报告说,这过程会慢,可能几十年才成规模,但趋势明确。沙特不傻,美国页岩油革命后,自给自足了,中东石油对华盛顿的战略价值降了。奥巴马转向亚太,特朗普美国优先,拜登继续能源独立,沙特觉得,靠美元吃饭的风险太大,得找新锚点。

这背后的“终极王炸”,其实是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大计。苏联当年在中东输在意识形态,中国赢在经济牌。沙特跟中国签的那些协议,不光卖油,还带投资。沙特主权财富基金投中国基建,中国帮沙特搞数字化转型。2024年9月,沙特部长直言,欢迎“石油人民币”,这不光是结算工具,更是地缘博弈。美元霸权靠石油撑腰,1974年后,全球买油都得囤美元,美联储印钞就容易。沙特一松绑,其他产油国跟进,阿联酋和俄罗斯已经在试欧元卢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结算系统,2024年处理了更多石油资金,人民币跨境支付在中东占比超20%。

想想看,这变化多深远。苏联的错误是急功近利,支持革命换来短期盟友,长远孤立。中国呢?稳扎稳打,不碰红线,换来持久伙伴。沙特不续约的传闻虽假,但暴露了美元的软肋。美国财政赤字堆山,信用在降,失去石油这根柱子,吸引力就弱了。全球去美元化不是空谈,2024年新兴机制活跃,数字货币也掺和进来。沙特这步棋,表面看是经济调整,实际是投向多极世界。中国作为最大买家,顺势推人民币,打破垄断。这不就是王炸吗?一手牌打出,搅得国际金融天翻地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财经   沙特   苏联   中国   中东   美国   石油   美元   伊朗   埃及   人民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