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的排泄物常常给父母带来很多困扰,因此许多妈妈都很好奇,当宝宝还在子宫中时,它们的排泄物是如何处理的呢?今天马姐姐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些这个有趣的孕期知识!
宝宝的胎粪
宝宝在子宫中产生的胎粪是由孕妈摄取的食物营养经消化系统分解产生的,几乎没有味道且是无菌的。大部分情况下,宝宝并不直接将胎粪排泄到子宫中,而是保留在自己的肠道内,在出生约12小时后才会排出。
通常情况下,99%的足月婴儿和95%的早产儿在出生后的48小时内会排出胎粪,如果宝宝没有排出胎粪,医生会密切关注,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如果在宝宝出生时,羊水变得浑浊,并呈现绿色或棕褐色,说明胎粪在子宫中已经被排出。这种情况可能引发一种称为"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疾病。
这是由于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排出胎粪,污染羊水,又吸入后导致。当宝宝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发生窒息,出现低氧血症时,肛门括约肌松弛,使大量胎粪排出,同时可刺激宝宝呼吸中枢,诱发宝宝喘息样呼吸,吸入含胎粪的羊水。
研究表明,足月出生的胎宝中大约有12-20%的羊水含有胎粪,而超过预产期两周或以上的婴儿中,有多达40%的婴儿存在胎粪。
因此,如果孕妈在过期产后仍未分娩,应当警惕宝宝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而导致呼吸窘迫的情况发生。
宝宝的尿液
宝宝出生前的尿液排泄活动相对于大便而言更加频繁。
在孕13至16周之间,胎儿的肾脏逐渐成熟,并开始产生尿液。一旦宝宝的肾脏功能完全成熟,每天平均会输出500-700毫升的尿液。
这些尿液会直接排放到羊水中。与胎粪不同,宝宝排出的尿液更加安全。因为在这个时期,宝宝还没有进食和消化任何食物,所以尿液是无色无味的,也没有可能导致感染的外部细菌或微生物存在,因此排放到羊水中是相当安全的。
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胎儿会大量吞咽羊水,并将其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反复进行。这个吞咽的过程对于宝宝在出生后成功哺乳至关重要。而且,随着身体不断吸收液体和尿液,泌尿和消化系统也开始正常运转。
实际上,胎儿的尿液在维持羊水处于健康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孕中期,胎儿的尿液是羊水的主要来源。
因此,宝宝排出的尿液也会对羊水量产生影响,而羊水对于保持胎儿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羊水的主要作用包括维持宝宝在子宫中的恒定温度,缓解外部冲击力,减少孕妈妈在怀孕期间的不适感。此外,羊水还能保证宝宝在子宫内正常移动,促进骨骼生长,防止脐带受压,并帮助肺部正常发育。
在正常孕妇身上,羊水量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多,妊娠20周400ml,38周羊水量约1000ml,此后逐渐减少,妊娠40周约为800ml。过期妊娠可减少至300ml以下。正常足月妊娠羊水量为1000~1500ml。
判断羊水过少的时间主要在孕晚期,也就是怀孕28周以后。怀孕的任何时候羊水超过2000毫升被称为羊水过多。而在怀孕28周以后,羊水少于300毫升被称为羊水过少。
通常,在孕早期并不会对羊水进行过多的要求和检查。但是到了孕中后期,B超检查会记录羊水指数或羊水深度这些数据。
测量单一最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若用羊水指数法,则≤8cm 者为可疑羊水过少,<5cm 者诊断为羊水过少。除羊水测量外,B 超还可判断胎儿有无畸形,水与胎儿的交界情况等。
羊水深度(dvp)是指B超检查所显示的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2cm为羊水过少,<1cm者为严重羊水过少,大于8厘米表示羊水过多。
羊水指数(AFI)以脐水平线和腹白线为标志,将子宫划分为四个象限,测量各象限中最大羊水池的垂直直径线,然后将四者之和作为羊水指数。
正常的羊水指数范围是5~18厘米。小于5厘米表示羊水过少,小于8厘米表示羊水偏少,而18~24厘米之间则表示可疑羊水过多或羊水偏多,大于24厘米则被诊断为羊水过多。
对于胎儿尿液和羊水的解释,可能会带来一些有趣的观点。你是否觉得宝宝在出生前会喝自己的尿液以“解渴”这个事实很有趣呢?此外,由于宝宝在子宫里没有消化食物,肠道也没有产生多余的气体,所以宝宝在子宫里还没有学会放屁的能力,要等到出生后才会逐渐学会。
通过了解宝宝在子宫中“屎尿屁”方面的冷知识,你是否有什么故事想与大家分享呢?
来源 | 妇产医生马良坤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