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降温后,这个风险要知道

【来源:微言平果】

近期多地降温

燃煤、燃气取暖增多

室内通风不良

一氧化碳中毒风险也随之上升

一氧化碳是

怎么让人中毒的?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刺激性,很难被人察觉,吸入过多会导致身体组织缺氧引发中毒,容易“夺命于无形”。

氧气进入身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当血液流经各个组织时,氧气会从氧合血红蛋白中分离出来,进入组织。

但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高200~300倍,因此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气就会被“挤下车”。血液流经的组织细胞因为接收不到氧气而窒息,就会引发中毒。

图片来源:AI生成

哪些生活场景下

容易“中招”?

❗1.紧闭门窗使用燃气做饭

秋冬季大家通常会紧闭门窗来保温,导致室内通风不良,燃气一旦因缺氧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无法及时排出,极易引起中毒事故。

图片来源:觅元素

❗2.室内炭火取暖或围炉烧烤

煤炭、木炭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中,无法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此外,使用燃煤取暖,当烟囱堵塞、倒风或者烟囱连接不紧密时,也容易造成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引发中毒。

图片来源:AI生成

❗3.停车闭窗吹空调

停车、闭窗在怠速的车内吹空调休息是危险的习惯。发动机连续运转会不断产生一氧化碳,如未能及时通风,将通过空调和车厢缝隙进入车内,造成人员中毒。

这些一氧化碳的认知误区

别再信了!

❌误区1: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

凡是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普通木炭、“环保炭”等,因缺氧而不能充分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图片来源:觅元素

❌误区2:没有煤烟、臭味就不会中毒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煤烟不等于没有一氧化碳,若不做好通风,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极易中毒。

❌误区3:门窗开个“缝”就不会中毒

一氧化碳比空气轻,若门窗缝隙的位置低,一氧化碳就不易排出,所以必须开窗通风。

图片来源:千库网

❌误区4:用湿煤封火或炉边放盆清水就不会中毒

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且水和煤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水煤气的混合气体,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且比重大,更易在室内弥存,从而增加中毒风险。

一氧化碳中毒如何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发病急、危害大,且易在夜间或睡眠中发生。学会识别中毒症状,才能早发现、早救治。

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耳鸣、恶心、乏力、心跳加速等症状。

图片来源:千库网

中度中毒:除有轻度中毒的症状之外,皮肤黏膜还会出现樱桃红色,多汗、心律失常、烦躁、行动迟缓、嗜睡、昏迷等症状并继续加重。

重度中毒:进入昏迷状态,会出现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

图片来源:千库网

✅抢救一氧化碳中毒者时,首先要将其转移到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给患者保暖,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同时,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此外,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并不局限于急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因此,中毒患者在出院后两个月内应密切随访。

图片来源:千库网

别让“无形杀手”有机可乘

守护好每一刻的平安

(来源:广西疾控)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养生   安全生产   风险   氧化碳   来源   血红蛋白   氧气   图片   误区   室内   门窗   煤烟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