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美国政府如何对流向我国的芯片进行出口管制,英伟达总能随机应变,见缝插针,研发出符合出口管制的专为我们中国特供的“阉割品”来,以求能达到继续盈利和站稳市场的终极目的。
如当H100遭受管制时,英伟达迅速研发出了“阉割品”H20芯片作为替代方案。
之所以称之为“阉割品”,是因为H20是在对H100进行大刀阔斧地砍枝割叶后剩下的东西。这就使得H20肯定要比H100在核心计算能力、性能密度、多卡集群效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在训练和高负载计算场景中差距尤其显著。
有报道指出,H20性能仅为H100的五分之一。尽管如此,它也是我国所能使用的在综合性能上为最好的芯片了。
性能大减,那么,两者的价格又各是怎么样呢?
英伟达H100 80G原装PCIe显卡促销价为19.6万元。百度爱采购平台上,不同商家报价差异较大,深圳市雄狮九州实业有限公司报价20.00万/台,河北雄安华木科技有限公司报价8.89万/台,北京四季畅想科技有限公司报价24.89万/个。
H20单张售价约为8.6万人民币。
若划去阉割减配,相比较H100的价格,H20的报价还是合情合理、让人接受的。
减配,且减价,谁都能接受。
但是,近日,为应对美国政府的出口管制,英伟达针对我国推出的又一款“特供版”,就不行了,减配,但不减价。
它就是全新的GeForce RTX 5090D v2版本显卡。
是全新版的不错,但毫不隐晦地说,它也是“阉割品”,母体是被禁售的RTX 5090 D。
既然惨遭“阉割”,如H20一样,它在整体性能上肯定要差不少。
事实正是如此!
根据英伟达官网最新公布的RTX 5090D v2的规格来看,其保留了与RTX 5090D一样的GB202-240 GPU芯片,基准时钟为2.01GHz,升压时钟为2.41GHz。但是显存由512-bit 32GB GDDR7降低至384-bit 24GB GDDR7,导致内存带宽从1792 GB/s降至1344 GB/s,符合禁止超过1.4 GB/s内存带宽的美国出口管制规则。
尽管作为重要参数的CUDA数量保持不变且支持RTX 5090和RTX 5090D等所有最新技术,但RTX 5090D v2在AI算力上显著降低,由3352TOPS降低到了2375TOPS,缩水了约29.15%(RTX 5090 AI算力为3352TOPS)。
在游戏性能上,RTX 5090D v2也发生了差异,降低约1~2%。
既然几个重要部分都被减配了,那么,如H20一样,价格也得作出相应的减少,才让该款新品物价相应和物美价廉。
那么,它的价格又是多少呢?
英伟达RTX 5090D v2的官方建议零售价为人民币16499元,约合2295美元。
目前,华硕、七彩虹、技嘉等厂商已全面上架了5090D v2,起售价16499元起,但部分旗舰、次旗舰型号价格已进一步上升至17499元乃至于接近19000元不等。
单看的话,很难断定其价高价低,合理不合理,得对比一下。
俗话说得好,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这一对比呀,可叫人大惊失色,继而骂骂咧咧了!
RTX 5090D的价格为人民币16999元。
5090D v2仅比其少了400元钱。看似定价是略微降低了,但相对阉割了约29.15%的AI算力而言,这能成比例吗?
一句话吧,减配,却不减价!
H20减配,又减价,那么,到5090D v2时,为什么改弦易辙了?或者说,几乎不降价了呢?
我国消费者也不傻,谁都能看出英伟达这次的定价极不合情理。
很显然,英伟达“减配不减价”,这就意味着英伟达要多收入一笔。英伟达是不是要借送给我国“特供版”的机会趁机多赚一笔呢?
以前不多赚,那为什么现如今才多赚呢?
其实,英伟达明摆着“减配不减价”会激起我国的愤慨,但又出于无奈之举。因为,这笔多赚出来的钱,并没有归进自己的腰包,而是转手送给了美国政府。
原来呀,身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采用了一个新法子,即向企业索要部分收入来换出口许可证。
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公司已同意向美国政府“上贡”其在中国销售芯片收入的15%,以换取特朗普政府颁发的出口许可证。
特朗普承认,‘要是我批准你们这么做(对华出口),我要20%(的收入)。是给国家,给我们的国家。我自己不要 。然后他说,‘能不能降到15%’。于是我们就谈了一笔小生意”。
美国众多企业大呼“前所未有”,还担忧这笔交易会削弱国家安全,但特朗普不以为意,反以为荣,振振有词道,他将最近恢复对华出口的英伟达H20芯片描述为“过时”产品,还称中国“早已”拥有一些性能与H20相近的芯片。
按理说,英伟达被抽取的15%收入应当由英伟达自己解决,可它也不傻,只是象征性地降低了点价格,将购买“出口许可证”的费用悄无声息地转嫁到了我国身上,让我国消费者买单。英伟达呢,一点儿损失也没有,照样披着“特供”的美丽外衣永不停息地大赚特赚我国的钱财。
不得不说,英伟达真狡猾,真自私,真自利!
是呀,英伟达,再怎么来说,也是一家企业。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赚取利润,赚取尽可能多的钱。一旦赚的少了,甚至不赚钱了,那么,这家企业离消失也就不远了。
赚钱是王道,但得赚得合情合理,得让人没有怨言牢骚,没感到不公正。可而今英伟达的做法呢,能不叫我们暗自气愤、骂骂咧咧吗?
现如今,在芯片领域,还是人家美国企业如英伟达、超威等科技巨头领跑和说了算。这几年,美国历届政府在打压和阻遏我国科技发展上步调都出奇地一致,不断升级芯片出口管制法案,让我国始终难以获取最先进、最尖端的芯片,不得已受制于人。
咱受制于人,还得求助于人。自然,人家的产品价格人家说了算,半点不由我们。我们若赌气不购买吧,一时半会我们还没能研发出媲美于类似性能的芯片来。所以呀,我们只能憋屈着,只能含辱包羞且无可奈何地去购买。
说实在的,英伟达的产品的的确确比我国的强,让我国一时半会儿难以追赶和并驾齐驱。它们虽能领跑芯片、半导体,但以后也一定会这样吗?这就像长跑,现在的领跑者,和最后的冲刺夺冠者,并不一定是一个人。
也就是说,英伟达的领跑,只是暂时的、一时的,下一段领跑者是谁,还很难断定说清。
谁能领跑下一段,这个吗,一是需要大环境、大条件,即国家的大力呼吁和强力支持;二是需要核心竞争力——相关的科研机构、企业和人员。
这两点,我国都完全具备。第一点,无须赘言。第二点,我国更是自信满满,胸有成竹。
我国的AI研究人员数量从2015年的不足万人增加到2024年的5.2万人规模,以28.7%的年复合增长率展现出惊人的张力。美国以6.3万余人的人才数量仍稳居全球领先地位。
不出几年,我国的AI研究人员数量足可以赶上并超过美国。
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人才在,何愁有朝一日不能赶超世界AI巨头、芯片巨头?
可喜的是,目前,我国科研人才自研的可以媲美英伟达芯片的产品也早就出现了,如华为的昇腾910,其在某些领域的性能还超过英伟达。
这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表明了我国有条件、有能力和有信心追赶世界最先进的芯片。
我国和美国的人工智能究竟有多大的差距呢?
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实事求是地指出,美国目前在AI领域仅是“勉强领先”。
她还郑重严肃地表示,美国需要通过加速创新而非阻止中国发展保持优势,美国还需利用技术扩散来拉近与其他国家的距离。
这点,很显然,美国不仅做错了,而且还不仁义和不明智。美国只处心积虑、想方设法地打压和阻遏,根本没心思去鼓励企业加速创新,更不敢利用技术扩散来拉近与其他国家的距离。
如此的话,我国和美国,谁在奋力前进,谁又在故步自封,不言而喻!
不远的将来,能领跑AI的,除了我们智慧多多、吃苦耐劳、砥砺前行的中国,还能是谁吗?
【我是@心花手中开,感谢你的阅读,也希望你能点赞、评论和转发,带给更多的人知识、道理和能量!】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