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击打出王牌,想买安世芯片?先把中国CEO请回来,荷兰怎么选

当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他们大概没想到,几天后自家车企会因芯片断供而面临停产危机。中国一纸出口管制令,让全球汽车产业链瞬间紧绷。

现在中国针对荷兰政府的无理行为再度发声,由于全球汽车生产商继续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恢复生产,中国企业再度闻泰科技再度发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闻泰科技提出的条件,荷兰方面会答应吗?海外的汽车生产商为什么非要中国制造的芯片不可?

想要中国的芯片必须做到这一点

10月30日中国半导体企业闻泰科技发布最新的声明,任何有关重启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的协议,都必须包括恢复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这一条件。

对于荷兰政府来说,他们必须认错,才能够解决目前的谈判僵局。作为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正敦促荷兰政府改变立场,并消除有关其窃取技术的不实指控。

目前安世中国宣布“独立运营”,与荷兰总部彻底切割,并恢复向国内分销商供应芯片,且只接受人民币结算。这一连串反击招招击中要害。

安世半导体绝非一家普通的芯片厂。在汽车芯片领域,它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全球最大的车规级二极管和晶体管供应商,小型号二极管出货量占全球40%的份额。

从宝马、大众到特斯拉,几乎所有主流汽车品牌的关键部件都离不开安世提供的芯片。

当中方实施出口管制后,全球汽车产业链瞬间感受到了“地震”般的冲击波。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率先发出警告:整个德国汽车产业最多只能维持十到二十天的生产。

大众汽车宣布,其核心车型的生产可能只能维持10-20天,随后将被迫停产,这可能导致其2025年产量跌至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联名致信欧盟委员会,警告“供应中断超一个月将引发行业性停产,损失或超百亿欧元”。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也发布公告,确认收到荷兰零部件厂商无法保证交付的通知。

现代车企普遍采用“零库存”模式,芯片库存周期仅2-3周,而芯片生产交付周期却长达12-16周。

更重要的是,车规芯片对使用环境要求极高,需耐受零下40摄氏度至125摄氏度的极端温度,且失效率需接近零,导致替代供应商寥寥无几。

汽车电子可靠性认证周期六个月起步,一年半也稀松平常。这还不是“能不能完全替代”或“性能达不达标”的问题,即便有厂商能拿出百分之百相同的芯片,这个漫长的流程也得重新走一遍。

对那些汽车大厂来说,合规大于天。

更棘手的是供应链的嵌入程度。汽车内部有一大堆芯片,电源、控制、传感等等,许多供应商与安世半导体已绑定多年。突然更换芯片供应商,意味着后面一整串零部件可能都要重新适配。你想全部替代?不是不行,但从生产到认证,再到各供应商适配,最少需要3年时间

。而现在的现实是,海外汽车生产商连6个月都等不了。

深层博弈:地缘政治与产业安全的碰撞

《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毫不避讳地利用其贸易实力拉拢盟友站队”。

荷兰在配合美欧对华行动方面,表现出从“被动屈服于压力”向“主动配合行动”的转变。

对美国而言,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是其长期战略;对荷兰来说,既要在政治上向美国靠拢,又不得不考虑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实际利益;而欧盟内部,德国、法国等汽车制造大国与荷兰的立场存在明显差异。

中方的反击策略展现了高超的博弈智慧。闻泰科技提出的“恢复前CEO职务”条件,表面上看是简单的人事要求,实则是一个精妙的外交试探。

同意这一条件,等于荷兰变相承认自己之前的行为缺乏合法基础;不同意,则要承担全球汽车产业链断裂的后果。

这种“以守为攻”的策略,与中国企业以往“防守、申诉、澄清”的被动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荷兰政府以模糊的“国家安全”为借口,干预一家合法运营的企业,结果反而让整个欧洲制造业的“产业安全”岌岌可危。这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做法,最终可能伤及自身。

更深层次看,这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主导权的争夺。中国通过这一事件向世界表明,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已从过去的“追赶者”转变为不可或缺的“系统性玩家”。闻泰科技不再是被动接招的一方,而是主动设置谈判条件的主角。这种冷静的主动权,正是新时代中国企业在复杂国际竞争中的底气所在。

荷兰刚刚完成大选,新政府面临抉择:是继续硬撑,还是“顺驴下坡”寻求体面解决方案。

考虑到欧洲汽车产业的压力,后者可能性更大。

中国政府在此次事件中展现了坚定的维权决心和智慧的反制能力。通过稀土管制、出口限制等合规工具,精准打击了对方的软肋,又不至于使局势失控。这种“精准反击”的策略,为今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范例。

回过头来看,闻泰科技提出的“恢复CEO”条件,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维权行为,更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话语权提升的象征。当中国企业与政府形成合力,在全球博弈中就能占据更有利位置。

未来,随着中美博弈持续,类似事件可能还会上演。但安世半导体事件已经证明,在国际商业舞台上,谁掌握了市场与供应链,谁就能让对方低下“高贵的头颅”

。全球化或许正在退潮,但经济规律和产业逻辑永远不会过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科技   中国   荷兰   王牌   芯片   半导体   汽车   中国企业   条件   政府   全球   供应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