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已清零!特朗普亲自出面也没用,美国认清现实,中国无可替代

特朗普卖力吆喝推销美国大豆,中国订单却彻底清零!全美50万豆农陷入绝望,这场贸易战美国真的赢了吗?

美国农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这场危机的源头,竟远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中国买家迟迟没有下单。据美国《财富》杂志披露,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近日紧急发声,用“极其严峻”形容当前形势——最南部大豆已迎来收割季,可最大客户中国,却至今没有签下一笔订单。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称“形势极其严峻”】


拉格兰毫不讳言:“中国历来买走我们四分之一的大豆,往年这个时候,应有8%至9%的大豆登记销往中国,但现在,我们等来的却是零。”这一前所未有的局面,正在全美农业系统内引发地震。

要知道,九月至次年一月历来是美国大豆出口的命脉期,特朗普此前还亲自在社交媒体上卖力吆喝,夸赞“美国有世界上最优质的农民”,喊话中国应将美国大豆进口量增至四倍,声称这有助于缩减中美贸易逆差。他甚至信心满满地承诺:只要中国下单,美方定会以最快速度、最优服务将大豆送到。

可现实却泼来一盆冰水。特朗普的喊话没喊来订单,反而迎来了更惨淡的局面:大豆价格已暴跌40%,而成本与贷款利率却持续攀升,期货价甚至击穿种植成本线,全美50万豆农深陷绝望。


【特朗普要求中国大幅购买美国大豆】


农业被称作美国“沉默的压舱石”,年贡献约9.5万亿美元,占全国经济总产出的近五分之一,关联就业数以百万计。仅大豆出口,就托起着23万个岗位。如今链条卡壳,从农村小店、加工厂到港口物流,一整条产业链都已摇摇欲坠。

这一切,都源于那场没有赢家的贸易战。自特朗普关税大棒挥下,全球大豆格局彻底重构——美国大豆因叠加关税导致价格彻底丧失竞争力,根本无法与巴西等南方共同市场抗衡。中国毫不犹豫,转身拥抱南美。

今年七月,中国大豆进口冲上历史峰值,其中超七成来自巴西。三月时巴西对华单月输出就高达1570万吨,破尽纪录。


【巴西大豆取代美国市场份额】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南美在中国资金与基建援手下已今非昔比——铁路贯通、港口升级、仓储扩容,物流效率大幅提升。运输更快、供应更稳,中国买方自然倾向签订长期协议。

此外,当前中国国内饲料行业原料储备充足,豆粕库存处于健康水平,压榨企业运营平稳,完全没有必要在高关税时期勉强采购美豆。说到底,买方看的是性价比、到货稳定性和交易成本,这一切正在将订单推向南方。

美国大豆协会政府事务负责人弗吉尼亚·休斯顿,更是黯然承认:“我们已完全没有价格优势,而这世上再也没有第二个中国市场。”

而拉格兰从今年四月起,就不断警告中国订单的不可替代性。上月,他更是致信特朗普,直言“每推迟一天达成协议,美国豆农就离崩溃更近一步”。


【美国农场主群体是特朗普的铁票仓】


更让华盛顿如坐针毡的是,农民本是共和党和MAGA阵营最铁杆的基本盘。若任由此况恶化,不仅2026年中期选举共和党必遭反噬,特朗普剩余任期也恐沦为跛脚鸭。

不单是大豆,中国从美国采购的能源规模也正断崖式下跌。《日经亚洲》此前指出,中国从美采购能源规模几近“清零”,创五年最低。相反,俄罗斯石油与天然气在华份额持续扩大。

虽然这些数字是否意味着永久不再采购还有待观察,但现阶段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显然在减少对美国能源和农产品的依赖。


【美国对华能源出口也几近“归零”】


从能源到大豆,中国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何为“战略决心”:全力推进供应多元化,摆脱对美依赖,将资源安全的阀门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说到底,生意就是生意。中国不再是谁的倾销市场,而是一个清醒、果断、且手握选择权的大客户。要合作,拿出诚意;搞威胁、加关税?那最终只会换来空荡的港口和沉默的订单栏。

从大豆到能源,这场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脱敏”,没有情绪化对抗,没有喧嚷的外交辞令,只有冷静而坚决的供应链重构。而这一切,不仅重塑着中美经贸关系,更正在改写全球农产品与能源贸易的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财经   美国   中国   清零   订单   现实   大豆   巴西   能源   关税   全美   南美   中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