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指数盘中冲到3999.07点,就差0.93个点就到4000了。
全国股民集体围观,跟看世界杯点球大赛似的,结果临门一脚,又弹回去了。

这事儿吧,从8月底开始就一直在折腾。
指数在3900到4000点之间来回横跳,这又一次冲击4000点失败了。
10月24号那天两市成交1.99万亿,半导体板块领涨,创业板指暴涨3.57%。
看着挺猛。但就是差那么一口气,怎么都上不去。这些场景眼熟不?跟2015年冲4000点前一模一样。
但我得说句实话:该坑你的,还会坑你。
4000点到底卡在哪儿了?
简单说,就是没钱了。资金不够用,大家都在观望,谁也不想当最后一棒。
3900到4000点这个区间,堆着近5万亿的套牢筹码。在这个位置套牢的散户太多了。现在指数一靠近,这些人就想着解套跑路,抛压能不大吗?
再看资金结构。杠杆资金现在怎么样?
两融余额的波动率比指数高出30%。
说明高风险偏好的资金开始分歧了。有人激进想赌一把,有人保守想落袋为安。
反倒是北向资金,最近持续净流入,外资在4000点下方一直是越跌越买。
但问题是,外资买的主要是金融股、消费股这些价值板块,跟散户追的科技股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市场表面热火朝天,实际上各玩各的。

A股历史上两次站上4000点,分别是2007年和2015年。
2007年那次,是真牛市。
GDP增速10%以上,企业赚钱跟印钞票似的,居民储蓄疯狂涌入股市,基金发行要靠抽签。那时候连大妈都在讨论K线图,菜市场买菜都聊股票。
结果呢?
指数冲到6124点后,直接腰斩再腰斩。
2015年那次,是杠杆牛市。
从2014年中的2000点附近启动,不到一年翻倍。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配资公司比便利店还多。但这种杠杆堆起来的行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最后一地鸡毛。

那这次呢?
说实话,既不像2007年那种经济基本面支撑的牛市,也不像2015年那种杠杆堆起来的泡沫。
这次更像是政策预期和情绪修复的结果。最近有重要会议释放积极信号,市场对新一轮规划期的产业支持抱有期待,证监会也在周末密集发声,市场觉得利好要来了,提前埋伏。
但问题是,预期能持续多久?
看现在的数据不算差。但居民储蓄呢?夏天市场好的时候,存款确实减少了,说明有人拿钱出来炒股。但进入秋天市场一震荡,存款又增加了,这些人又把钱拿回去存起来了,或者去买黄金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大家还是心虚,没有真正的信心。市场就是存量资金在博弈,没有增量资金进来,怎么可能持续上涨?
之前确实有预测过说2025年大概率会见到上证指数上4000点。现在快11个月了,市场确实快到4000点了。但问题是,到了之后呢?
假设真突破4000点了,然后呢?突破之后市场会不会像2007年、2015年那样继续疯涨?
我觉得很难。
因为现在是注册制时代,市场分化得厉害。

说实话,我对4000点没那么兴奋。
为什么?
因为指数点位和投资收益从来不是简单对应的关系。
你看那些在2007年6000点、2015年5000点追高的人,现在还在套着呢。而那些在2018年2500点、2020年2600点抄底的人,早就赚翻了。
所以,点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什么位置进场,拿的是什么股票。
现在这个位置,我觉得更应该关注结构性机会,而不是盲目追指数。
再说一遍:该坑你的,还会坑你。
市场永远不缺机会,但也永远不缺陷阱。
那些激动地喊“下周4000点稳了”的人,往往就是最后一批追高的韭菜。而那些在市场疯狂的时候保持冷静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全市场都在等4000点,但我觉得,等4000点没意义。
真正有意义的,是等那些被错杀的好公司,等那些有真实业绩支撑的行业龙头,等那些在调整中给你上车机会的优质标的。

4000点会不会来?我觉得会。
但来了之后呢?
历史上突破关键点位后常伴随剧烈波动,后续走势仍需观察资金与基本面配合情况。
牛市从来不会缺席,但路径永远超出预期。当市场都在争论4000点的时候,真正的赢家早就在那些敏锐的资金布局里,读懂了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投资密码。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急着追4000点的原因。
与其跟着市场情绪跑,不如自己做好功课,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标的。
毕竟,赚钱的本质不是赌点位,而是赚认知差。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