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引起热烈反响,其历史脚本《冷月无声:吴石传》(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一书经重新修订,也与读者见面了。身为作者,我真没想到这样一本关于无名英雄的书,居然持续“写”了这么多年——从2012年第一版,到2018年的第二版,再到现在的修订版。

吴石在台北期间的照片。中共党史出版社供图。
更多时候,吴石都在关键历史时刻,为人民的“大家”做出勇敢选择。1949年6月,吴石与福州同乡、中共秘密党员吴仲禧见了最后一面。吴石说,福州绥靖公署任职结束后,他要到台湾去。吴仲禧请他考虑是否有把握,如果不去,可以就此留下,转赴解放区。吴石坚决表示,自己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
到台湾后,受中共华东局委托与之直接联系的何遂,因身份暴露离开台湾,吴石再次面临人生抉择。要想继续在隐蔽战线发挥作用,就必须在组织上建立更紧密的秘密联系,那无疑是极大的冒险。而吴石选择甘冒斧钺,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先后两次赴香港,主动与中共驻港地下组织接上关系,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其身上那份忠诚、勇敢与担当令人钦佩。这份“向死而生”的选择,才是最打动人心的英雄主义。
最近,电视剧台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走红互联网,我想,这既是因为观众被吴石甘入虎穴的精神打动,也是因为今天我们再重温吴石等烈士的故事,多了几分对回家团圆的期盼。其实,如果仔细爬梳历史,会发现“台湾”在吴石心中分量很重,他心中“把台湾带回家”的愿望很强烈。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就关注台湾动向,1940年8月在《大成日报》上发表文章《倭南进政策之检讨》,展现对台湾问题的思考。1944年初,吴石提出以福建旅桂同乡名义召集座谈会,研究成立“闽台协会”,组织筹备收复台湾事宜,经过筹备,闽台协会总会于1944年5月在广西柳州成立。“二二八”起义发生后,1947年3月,他随“宣慰团”第一次踏上台湾岛,对台湾有了直接而具体的感受。回大陆后,吴石对他的地下工作助手说:“如果进步力量有办法派些人员去台湾工作,这倒是个好机会。”两年半后,他再次踏上台湾岛,终于可以大显身手,却以壮烈殉国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显示出他为实现人民解放、国家统一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至今为止,我也无法考证吴石出生时是否有明月相伴。但我总觉得,吴石犹如空中的冷月,其光华、韵味历久弥深,深入人心。
此刻,吴石墓前摆满鲜花。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