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乐县张家镇的群山之间,香花村委会青草塘自然村像一方镌刻于桂东北大地的红色印记,静谧而厚重。
村口老樟树下,“萧家·青草塘红色革命老区”的巨石矗立,肃穆庄严。
沿着水泥硬化路行进200米,青砖黛瓦的萧氏宗祠(红色教育基地)便映入眼帘,里边陈列的革命史料与文物,仍在无声诉说那段血火交织的往事。弯曲石板路引向隐藏射击孔的萧家老宅,青苔漫布的天井石阶上,仿佛回荡着情报传递的足音。
八十载时光流转,青草塘村从抗日烽火中的堡垒,蜕变为法治清明、产业兴旺的幸福家园,书写着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新时代的发展篇章。
01
山林枪声远 初心薪火传
1944年10月底,日军发起桂柳战役,战火逼近平乐。同年11月初,一小队日军由钟山县入侵平乐,沿平八公路向榕津进犯。中国共产党的特派员黄嘉、肖雷带领20多人在华山坳设伏阻击,击毙日军一人,打响了平乐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此后,为便于开展工作,中共广西省工委在青草塘村肖自挺家设立地下交通站,负责接应党员、游击队员及传递情报,肖天等抗日中队骨干转为交通站成员。
“我父亲是青草塘村走出的革命前辈,曾随黄嘉参加华山伏击战,并担任其警卫员。”肖天之子、平乐县人民法院退休法官肖山,在红色教育基地介绍道。
记者在肖山引领下沿石板路来到萧(后因简化文字改肖)家老宅,门楣上“严防死守”四字仍清晰可见。当年,肖自挺带领子弟增设隐蔽床位、自制双层情报桶、设置射击孔和通往长山的秘密通道,展现了对敌斗争的智慧与勇气。该交通站在肖含艳领导下,累计接应人员超300名、传送情报无数,未发生一次事故。
“父辈的家国故事早已融入我的血脉。”肖山说,“在法院工作的40余年,我一直铭记父亲‘守公正就是保平安’的叮嘱,尽责履职,不负这片父辈守护的土地。”话语中,那份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责任的执着,正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延续。
如今,老宅虽斑驳,却依旧屹立,成为后人追忆历史、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场所。青草塘地下交通站的故事,也被当作红色教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从2018年至今,到青草塘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的社会各界人士已达14万人。该基地于2023年获评第五批全区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前来学习。
“我给年轻人讲这些故事,希望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并将‘家国在心、责任在肩’的精神传承下去。”肖山向记者 道出心声。
02
法治新风吹 和谐润相邻
“以前村里有事,靠的是老人说理;现在不一样了,凡事都遵纪守法。”8月14日,青草塘村的肖大姐一边整理烟叶,一边感慨道,“香花村党支部书记肖廷门常在村民大会上强调‘法治是致富的保障’,如今村里纠纷少了,氛围更加和谐了。”
作为抗战时期军民同心御敌的村庄,青草塘村向来有着“团结守规矩”的传统,村规民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的行为准则。但在肖廷门看来,新时代的青草塘村更需要法治精神的滋养。
将法治理念融入村规民约,让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肖廷门说,大家都乐意在法治的框架下,自觉遵守规则,共同维护村庄和谐。
村里培养的4名“法律明白人”组成调解小组,专门化解民间矛盾。
去年6月,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各持农具对峙。调解小组援引法律法规,既讲法律中土地界限的规定,又引入村规民约中“邻里互让三尺”的传统,最终促成双方各让25厘米,留出公共过道,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要让村民明白法律不仅是约束,更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武器。”肖廷门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积极利用节假日和农闲,通过大喇叭、标语、讲座等方式开展法治教育,并借助县政法部门下乡普法的契机,增强村民法律意识。
法治教育如春风拂面,村民们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树立起法治观念,自觉守法成为常态。该村连续10年刑事案件零发生,法治已成为青草塘村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03
石坡生金槐 村兴业更旺
从红色教育基地出来,刚下过雨的青草塘村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香花村党支部副书记胡群斌边将晾晒干爽的金槐枝条捆扎成束,边对记者说:“别看这些枝条不起眼,上面的槐米可是‘致富宝贝’。槐米可入药、制茶,市场需求大。”去年单靠卖槐米,她家就增收数千元,今年各种植户预计可增收1万元。
张家镇组织志愿者深入青草塘村金槐种植基地帮助村民采收槐米。
青草塘村地少山多,水资源匮乏。近年来,张家镇党委、政府带领村民发扬革命拼搏精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石头缝里种植耐旱易长的金槐树。经过几年的努力,金槐已遍布山坡。
“青草塘村的金槐种植规模由1000多亩扩大到目前的2000多亩,昔日贫瘠石坡变‘金山’。”张家镇人大主席许鹏介绍说,为了助农增收,2023年镇里向财政申请专项资金290万元,为该村修了4条产业路,极大解决了金槐种植户“运输难、损耗大”的问题,使金槐能够更快捷地运往市场。
此外,张家镇还推出助农模式:组织志愿者深入山间开展采收帮扶行动;联合电商平台搭建“槐米直通车”产销对接平台;对接食品、药品加工企业,开拓深加工销售渠道。这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农户的销售压力。如今,青草塘村的金槐远销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八十载风雨兼程,青草塘村从烽火岁月的战斗堡垒,成长为法治护航、产业兴旺的美丽家园。红色基因仍在延续,而村民们在传承中迎来了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