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速览:中期“补水”再加码
央行11月“组合拳”再次落地!继本月5日投放7000亿元3个月期逆回购后,央行14日再发预告,将于17日开展8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这意味着,11月通过逆回购工具净投放资金规模达5000亿元,创今年2月以来单月最高净投放纪录,且为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作。
有网友可能好奇:“逆回购不是常规操作吗?这次有啥特别?”
——关键点在于规模超预期且期限匹配中长期需求。对比本月到期的3000亿元6个月期逆回购,本次8000亿元操作实际净投放5000亿元,而月初的3个月期操作则“等额续作”7000亿元。两笔合计,央行本月已向市场注入1.5万亿元中期资金。


二、为何此时“放大招”?三大原因曝光
央行密集投放流动性,绝非“漫无目的”。综合专家分析,背后有三大现实考量:
“这波操作好比‘及时雨’,”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解读,“央行意在提前对冲资金缺口,避免市场‘钱荒’。”

三、信号明确: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央行近期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保持流动性充裕”的表述反复出现。而本次操作进一步确认了政策取向:

四、市场影响:资金面宽松态势或将延续
当前市场流动性已处于年内宽松区间:隔夜、7天期利率在低位徘徊,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亦保持稳定。本次操作后,三大积极影响值得关注:
五、未来展望:降准可能性升温?
尽管当前以逆回购、MLF等工具为主,但市场对年底前降准的预期仍在升温。招联金融董希淼指出,若需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释放长期流动性,降准仍是可选工具。
不过专家也提示,货币政策需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若资金过度宽松,可能引发空转套利,因此央行未来操作仍会精准把控力度。
小编结语
央行连续六个月“补水”,背后是应对短期压力与中长期稳增长的双重考量。对普通民众而言,流动性充裕意味着贷款环境更友好、市场波动更平稳;对投资者来说,需关注后续MLF操作及年底政策窗口,把握资产配置节奏。
互动话题:你感受到最近的贷款环境变化了吗?欢迎评论区聊聊!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