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卫星图像,非洲东北部的苏丹法希尔,竟能清晰看到成片的浅色物体聚集和地面泛红——那不是自然景观,而是上千名平民的血迹与遗体。这场被联合国痛斥为“难以想象的暴行”,正在这个破碎的国家持续上演,却鲜少被全球目光聚焦。
事情要从2023年4月说起,苏丹政府军(SAF)与反政府武装“快速支援部队”(RSF)爆发全面内战,原本的主权国家迅速陷入分裂:首都喀土穆长期断水断电,卫生系统彻底瘫痪;南部和西部地区被不同武装割据,税收、救援全靠地方“说了算”。而西部重镇法希尔,作为北达尔富尔州最后一处政府军控制区,更是被RSF围困了整整500天。
500天的封锁,让这座城市彻底沦为孤岛——100多万避难者耗尽食物和药品,只能在绝望中等待。可谁也没想到,10月底RSF攻占法希尔后,真正的地狱才刚刚降临。短短几天内,屠城式暴力席卷全城:联合国核实多起“逐户搜杀”“就地处决”,世界卫生组织证实,当地最后运作的沙特医院遭袭击,460名患者和家属当场遇害;苏丹医生网络统计,至少1500人丧生,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更令人发指的是,施暴者竟毫无遮掩。RSF成员将射杀妇女、儿童、老人的画面拍下来传到社交媒体,有人甚至是通过这些视频,才得知家人已遇害。而当国际社会试图调查时,RSF又开始焚烧遗体、挖集体坟墓,妄图销毁罪证——在无国界医生看来,这不过是“掩盖罪行的绝望举动”。
幸存者的遭遇同样令人心碎。他们只能漫无目的地逃亡:沿着干涸河道往北走的人,不少死于脱水;往沙漠深处跑的,随时可能被当作“猎物”追杀——无国界医生工作人员透露,很多平民仅仅因为“皮肤更黑”,就成为袭击目标。国际移民组织的数据显示,法希尔26万居民中,8万多人逃离,却只有5000人抵达安全区域,剩下的人要么在路上被杀,要么被追捕、阻拦,生死未卜。更让人揪心的是,救援人员在收容点发现,不少抵达者怀里抱着“不是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要么被拘捕,要么在逃亡中失散、遇害。
更残酷的是,暴力早已超出“战斗”范畴,沦为系统性的“清算”。联合国人权高专办证实,受害者年龄从8岁到75岁不等;仅2024年,就有220多名儿童遭受强奸,其中1/4是男孩。11月初,甚至有25名妇女在法希尔大学附近的收容点被集体强暴,施暴者让她们排成长队,在枪口下被随意挑选。国际特赦组织指出,这些性暴力并非个案,而是被用作“恐吓、惩罚与种族驱逐”的武器。
可如此惨烈的人间悲剧,却在全球舆论场中近乎“失声”。当俄乌冲突、加沙局势占据国际议程的核心时,这场持续18个月的苏丹内战,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联合国驻苏丹人道事务协调员丹尼斯·布朗的经历让人唏嘘:她想去距法希尔50公里的塔维拉,却不得不绕行1万公里,跨半个非洲才能抵达——这种交通阻断,不仅让救援难以开展,更让实地调查无法进行,即便有大量“可信报告”,也难以形成法律效力的追责。
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无法立刻改变苏丹的现状,但至少不该让这些苦难被淹没。当太空都能捕捉到的血迹,当孩童的啼哭、妇女的哀求被暴力掩盖,当一个国家的“概念”正在消失,每一次关注、每一次转发,都是对生命的敬畏。毕竟,没有人生来就该承受这般苦难,也没有一场屠杀,应该被世界集体沉默以待。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