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广东省新闻办举行《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佛山多个发展案例入选白皮书。佛山市河长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佛山市水务局局长赵颖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佛山绿色水经济发展经验。
8月15日,广东省新闻办举行《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通讯员供图
广东是全国首个从省级层面部署发展绿色水经济的省份。作为广东2个全域水经济试点城市之一,佛山在探索发展绿色水经济方面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据介绍,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水网密布,西江、北江交融交汇、穿城而过。佛山长期守护优质水资源、保护良好水生态,筑牢水安全屏障,激发绿色水经济发展新动能,有序推进河湖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近年来,佛山坚持生态优先,提高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作为大湾区重要水源地,“十四五”以来佛山先后投入473亿元,推进碧水保卫战、河湖库“清四乱”等专项行动,保证了区域内所有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高标准建成“三环六带”碧道930公里,建成9个省级绿美碧带和幸福河湖,开放了大量优质水岸空间,打造了一批滨水消费新场景。
佛山长期守护优质水资源、保护良好水生态。图为汾江河。 邱日华 摄
在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方面,佛山依托河湖长制平台谋划发展,加强游艇产业、水上运动、河湖游线等重点业态的规划布局,避免同质化低效竞争。同时,创新建立水经济项目提前联合评估、多部门协同并联审批等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注重过程监管,推进水经济项目健康发展。
2023—2024年,佛山试点推进10宗市级水经济试点项目,年均运营收入约3亿元。目前正在推进23宗、总投资53亿元的水经济项目,重点打造西江游艇展示中心、三水“几字湾”、两江水陆精品游等优质项目。
此外,佛山还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高明区西坑支流项目成为全省首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8月13日,芦苞涌水经济项目2.2亿元贷款落地签约,成为全省首宗生态价值转化融资成功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坚持区域协调,打造“水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范例。佛山规划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西江-北江为主轴构建发展廊道,串联沿岸产业、航运、文旅、生态等资源,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地、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佛山市委把发展绿色水经济作为重点改革事项,持续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品质,大力发挥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江汇流、桑基鱼塘等水文化优势,谋划了77项融合农文旅、治水兴水、城乡风貌和公共服务提升项目,总投资627亿元,其中2025年投资65亿元。
赵颖表示,接下来,佛山将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规范发展秩序,大力发展绿色水经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水生态产品需要。发展水经济为佛山千年水道赋予了新活力,佛山山好水好,文武双全,一城烟火醉游人。
采写:南方+记者 邱日华
【作者】 邱日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