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大吵,毛主席反问一句话,让周总理无言以对

毛泽东与周恩来,这样伟大的两个人当然私下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可就在1961年,一直视对方为知己的两人却爆发了一次争吵。

为什么两人会争吵起来呢?毛主席又是说了怎样的一句话,让周总理无言以对?

伟大的主席,人民的总理

早在1924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不过三年,周恩来总理刚刚回国没多久,就认识了毛主席。两人经过交谈交流,发现对方与自己的理想方向几乎相同,这让他们很快就成为了朋友。

后来,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成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始点燃星星之火。不久之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而起义成功后的影响也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

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友谊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并肩战斗而逐渐加深。而真正让两人的情谊有了有了突破性进展的,正是二人共同经历的红军长征。

其实早在遵义会议之后,周恩来就已经深深地领会到了毛主席身上伟大的政治领导才能。周总理在深入了解之后更决定要跟随他。

而对于周恩来,毛泽东也是十分欣赏的。他沉稳、有才华、负责任,在毛泽东眼中,周恩来是一个十分值得信任的伙伴。

一方面,长征这段艰难的经历,会让共同历经过的人有一份不一样的情感。

另一方面,毛泽东和周恩来在长征途中互帮互助、相互激励,都对彼此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那时候,毛泽东与周恩来两个名字,不仅十分响亮,大多数时候在别人耳中和心中也都是捆绑在一起的。提起毛周,人们首先会想到,这是一对好搭档、好伙伴,更是两个有作为的人物。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建国之后,一直延续到周恩来总理的离世。建国之后,为了更快速的把新中国稳定发展起来,毛泽东与周恩来有条不紊的分工合作。

关于发展方向、战略部署等统筹方面的工作主要由毛主席负责,而至于具体的落实执行、如何做,则是由周总理负责。所以,提起建国后得的那段历史,我们往往会听到毛主席做出了什么什么伟大的决策。

而提到周总理往往就是周总理做了哪些哪些工作。最鲜明的,周总理在外交方面的突出贡献,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如雷贯耳的。

那时候,关于毛主席的侃侃而谈以及伟大抱负,旁人或许不能理解,但周总理往往能够快速领会。二人之间的默契早已在数十年的合作中锻炼了出来。他们相互搭配、互相提醒激励彼此,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对于周总理比自己先一步离开人世,毛主席是十分痛心的。对于毛主席来说,周总理的离世,不仅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个亲民无间的伙伴,也失去了一个敢跟自己争吵的人。

激烈的“争吵”

毛主席与周总理友谊的全程,基本都是比较“和平”的。一个是因为二人之间确实有很多的共鸣,再有就是两个人之间十分欣赏且周恩来对于毛主席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友谊深厚的人,却在1961年爆发了一次争吵。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期间,新中国遇到了他建立以来的第一道大坎坷。因为多种自然灾害并发的缘故,爆发了一次严重的粮食危机。

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本身根基就不稳定,又遇到这种关乎老百姓的国家大事,影响还是蛮大的。政府当时又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从国外购入粮食来帮助度过这次的危机,只能从自身想办法了。

只不过,办法是要想的,除了开源之外当然也是要“节流”的。

为了让这一项工作更好的推行,毛泽东以身作则,主动要求把自己的粮食设定在28斤之内。紧接着,像贺龙、朱德、周恩来等都紧随其后,也降低了自己每月的粮食标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由毛主席自己提出的话,如今却被他自己率先违背了。

长时间单一的食物摄入,让毛主席逐渐营养不良,身体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看的见得有全身的水肿,看不见还有逐渐不支的体力和日益下降的免疫力。终于,对主席身体健康时刻关注的周恩来总理再也忍无可忍,他敲开了主席办公室的们。

看着毛主席日益消瘦的身体,周总理内心充满了悲痛和担心。他坚定地对毛主席进行了劝说,表示希望主席可以爱惜自己的身体,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

主席没有言语,总理也没有放弃,言辞已经激烈到近乎是争吵般的劝说了。毕竟,毛主席的身体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他的身体健康关乎整个国家的,全体人民。面对周总理的“咄咄逼人”,毛主席只说了一句:“你不也是如此吗?”

就这一句话,成功让周恩来总理沉默了。无他,因为周恩来总理也是如此,也是如此坚决不吃肉,也是如此少吃粮食。所以对于毛主席的这句话,周恩来无言以对。

至此,周总理也明白了,自己再怎么对主席进行劝说都没有多大的用处了。能让主席改变想法,重新安心摄入肉食、米饭的可能,只会发生在粮食危机成功度过,人民群众都有饭吃之后。在此之前,任何人的劝说都不会有用处。

一切为了人民

毛主席与周恩来的这一次争吵,完全不是个人之间的问题,本质上还是为了人民。他们一个为对方不珍惜自己的身体而据理力争,一个为对方不考虑自己而争吵。

毛主席与周总理之间的争吵虽然不多,但仅有的几次几乎也都是与人民与国家有关系。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周总理和毛主席是完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除此之外,他们身上的节俭、以身作则、坚定信仰等都是老一辈革命家身上的优良品质。而除了毛主席与周总理之外,我们所有的老一辈革命家身上都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

比如说公私分明、不徇私情。人们都说,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各种走关系、走后门的事件也在中国社会层出不穷。当然,在这条路上忘记自己初心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面对同样的诱惑,我们老一辈革命家显然更为坚定,比如说黄克诚。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作为身居要职的大领导,来找黄克诚走后门的人并不在少数。

但不管是金钱的诱惑还是各种物质的吸引,黄克诚都不为所动。即使是自己的亲人,黄克诚也一律要求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工作、晋升等等。他的公私分明、不徇私情值得我们深深地敬佩。

再比如说忠贞不渝、顾全大局。罗荣恒就是这样的一位领导人。为了考虑到大局与核心,罗荣恒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个人利益抛掷于脑后。他的眼中和心中,排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祖国和人民利益。他始终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还有以实际行动深入人民群众,没有任何官架子的颜金生。为官一方,人民的利益是要放在第一位的,这是对颜金生最真实的写照。

不管身居何职,仕途走了多远,颜金生始终坚持亲身进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对于人民群众颜金生没有任何官架子,他与人民群众交流,听取他们的需求。

老革命家身上的优良品质还有很多,优秀的老革命家当然也还有很多。这不是我短短一篇文章就能详述尽的。而对于任何美好的精神,任何伟大的人物,我们都应该心怀敬意、薪火相传。

结语

对于这次的“争吵”,说是争吵,但想必毛主席与周总理都不会放在心上。因为他们争吵的出发点是相同的,最后的落脚点也都在一个方向。或许,这会让二人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也不一定。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万能生活指南##夏日生活打卡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历史   无言以对   反问   周恩来   革命家   友谊   主席   粮食   身体   身上   官架子   利益   新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