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A股券商板块算是彻底炸了,板块指数盘中差点就摸到7%的涨幅,收盘也稳在近5%,50只券商股里,46只都涨了3%以上,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国盛证券直接封了涨停,连中信证券这种四千多亿市值的“巨无霸”,盘中涨幅都飙到了9%以上。
好多人看完这行情都问,这是不是有点去年“9・24”那波的意思?其实这次大涨,不少人猜是跟最近传的两篇“小作文”有关,一篇说节后要落实延长交易时间这类政策,另一篇则说以后可能不让“万一免五”了,也不准券商低于成本价收费。
这俩消息现在都没官方盖章,本来想直接信了跟着热闹,但后来发现还是等节后看监管动态更稳妥,毕竟市场里的“小道消息”多了去,瞎跟风容易踩坑。
今年上半年,沪指就涨了一点点,但42家上市券商的净利润加起来有1040亿,比去年多了不少,可有意思的是,业绩这么亮眼,上半年券商板块反倒跌了,这跟咱们平时想的“业绩好股价就该涨”完全反着来,搞不清当时市场到底在顾虑什么。
沪指三季度涨得比去年同期多,A股成交量也上了大台阶,历史前十的单日成交量里,有8次是今年8、9月创的,还有一天成交额快到3万亿了,跟去年“9・24”行情最疯的时候差不多。
更关键的是“存款搬家”特别明显,8月非银金融机构新增存款1.18万亿,是近十年平均的10倍。
好多人把银行里的钱转到证券账户,今年才8个月,这部分钱就比2015年、2021年全年都多,场外资金往股市跑的速度,真是以前没见过的。
为什么三季度业绩这么给力,券商板块才涨了7%左右,连大盘都没跑赢?这情况有点反常,不过反过来想,这也说明券商板块之前被低估了,现在券商板块的市盈率才12倍,比近五年的平均水平还低,市净率也才1.3倍,这种估值优势,其实也给后来的上涨留了空间。
有人说这次大涨会重演去年“9・24”的行情,我认为这想法太乐观了,去年“9・24”之前,政策力度比现在大得多,又是降准又是优化两融,还有降低交易经手费,一套组合拳下来才把行情拉起来。
当时,沪指才2700多点,处于历史低位,反弹空间大;现在沪指都3800多点了,基数不一样,想再像去年那样爆发式上涨,难度太大。
更何况国家现在明确要“慢牛”,不是“疯牛”,怎么可能让大盘短期涨一千点?未来主线会切到券商吗?慢牛才是核心,再看未来的行情,现在科技股的位置可不低,占了大盘四分之一的市值,要是科技股回调,券商、保险这些估值低的板块说不定能接过来,形成主线切换。
毕竟券商有估值优势,还有场外资金持续流入撑着,要是节后延长交易时间、整治佣金战这些政策真落地了,业绩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现在别追高那些已经涨停的中小券商,优先看业绩稳的头部券商,比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这种,本来想建议大家跟着“小作文”赶紧买,但后来发现还是盯紧两个指标更靠谱,一是A股每天的成交额能不能保持在1.2万亿以上,二是节后那些政策落不落地,这俩指标没问题,再逢低布局才是明智之举。
总的来说,这次券商大涨,是短期“小作文”催化,更是长期业绩和低估值撑着的结果,不是瞎炒,别想着重演去年“9・24”的疯狂,慢牛才是现在的主基调,后续跟着业绩和政策走,比啥都强,毕竟投资这事儿,稳一点总没错。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